返回 宜世长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刑场救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家族系庞大,杂事自然不少。下藏污纳垢的谢家,显然是毡板上的奄奄一息的鱼,皇帝掂量的不过是下刀的人选,亦或是可拿来做俎的场合、时候。这般情形之下,方才她的救人之举当真不合时宜。

    谢从安回过神来,发觉自己正攥着袖中玉佩,似是这个身体的旧习。再忆起起方才,她微微一笑。这玉佩必然不是什么普通的东西。

    跟随的太监一路上正在琢磨这位多年未见,干爹口中却称为贵人的姑娘,见她闷闷中忽的生出一笑,娇俏中自有豁达,顿觉得这位谢贵人很有些意思。

    十年前,民间有歌坊做“贵人歌”,唱诵当年大乾帝王率领臣子四处征战,拓展疆土。其中定国公救主一节被夸大到让人心惊,民间更是无一不晓谢家之名。

    皇帝得知“贵人歌”后曾命人在金銮殿上将其歌演一番,结束后大赞三声“好”,欲封这位姐公主之位,被谢候婉言推辞。皇帝追赏谢从安金银田地无数,长安城外大半的土地都被列在了这个侯府女儿名下。

    然而,自“贵人歌”出世,谢侯爷便再未出过院门一步。

    老人家果然看的明白。干爹也,那些盛宠,不过是将谢家又一次推上风口浪尖,高处不胜寒。如今谢家千疮百孔,皇帝或许会等着它自己烂透了好省些力气。下皇帝对谢家的态度一日不明,那些所谓荣宠就不好是不是日后的祸根。谢家这口硬骨头若直啃,文人之墨恐怕会淹了大乾皇室,所以皇帝一直再寻一把好刀。

    思及刚被诛了九族的郑家,太监摇了摇头,紧走几步。

    胡邡从书房出来,正瞧见行来的谢从安。她形容单薄瘦,步伐坚定,见了这方动静朝他远远一笑,乖巧可爱。回想起方才午市救人一幕,他心中忍不住暗叹,开口道“谢姐,皇帝正问您呐。”

    谢从安连忙紧上几步,还以一礼,瞧了瞧前朱红描金的门,敛了心绪进去。

    正中的黄金桌案后,老人便服端坐,须发皆白,与幼年记忆中的模样毫无相似。她一面心惊于皇帝的垂老之态,一面按下慌张,谨慎跪礼。

    “谢从安叩见吾皇,吾皇万岁,大乾万年。”心中却难免生疑两年未见而已,皇帝何以衰老至斯?

    “谢从安。”那熟悉的嗓音低沉,似磬石重磨,落在她心上。

    “女在。”

    “朕方才听胡邡你救下了郑如之。”

    “女不敢欺瞒圣上,的确如此。”

    皇帝把玩着手中新供的折扇,抚了抚胡须,忽的朗声笑道“郑、谢两家虽比邻而居却毫无交集,几十年了,连打更人亦要东西街巷两相分算,也算长安城内的趣事一桩。怎得你会与他忽的亲近起来?”

    这话虽然问的轻松,结尾却少了闲趣,多了些悬空未定的疑。

    谢从安甜甜一笑,娓娓道来“皇帝明鉴,女与他并未有什么亲近。只是今日不知怎得入宫绕了远路,正与游街的撞上。匆忙中远远一瞥,惊为天人。”着她掩面羞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是以出手相救。”待觉察头顶的笑声松泛了些,才将心落回腹中。

    “你这丫头,当真是有谢侯年轻时的影子,促狭得很。那郑如之文采斐然,瑾瑜公子的名号,多少人为之倾倒。到了你这处,竟只得一句爱美之心?若郑老爷子泉下有知,可不被你气的活过来。”

    见皇帝开心,谢从安低头陪笑,却控制不住身子微微发颤。

    郑老爷子三日前已被斩首示众,今日虽救下了郑和宜,刑场上又多了不少头颅。

    郑家九族,上万条人命,几日便将地上泥土染得殷红。人伴君如伴虎,谁曾想到郑家百年的门第书香,只在君王一念间便断送干净。

    她双手拢在膝前,借机垂眸换了口气,再抬头时便红着脸惭愧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从安没有慧根,却知道红颜枯骨,于貌如是,于才亦当如是。”

    皇帝瞧着前羞赧中透着几分俏皮的丫头,忽然敛了笑意道“如此,这佛法,你懂还是不懂?”

    谢从安垂着头,唇角一翘可爱天然。“非法,非非法。佛曰,不可。”

    她身子跪的笔直却不显拘谨,鸦色的长发自颈边柔顺的挽过,垂落在侧,衬着一旁香炉中新燃起的轻烟袅袅,自有一种安逸美好。

    皇帝将手中把玩的玉葫芦放在一侧道“丫头,你今年多大了?”

    “女十三。”

    “你既这般喜欢,朕便将他赐婚于你可好?”

    闻言谢从安不能自控,猛地抬头与皇帝对视。

    老人的笑容下有着毫不掩饰的居心,只是此时她看不清,也辨不明,心里翻搅的利痛又是为了哪般?

    细眉一簇,心尖不知是不是痛的狠了,疼得她呼吸一滞,随即拜谢“女领旨,谢恩。”

第2章 刑场救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