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第65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这敬瑭啊,阅毕奏章,见安重荣反形已露,亲至邺都,连下十道诏书劝谕安重荣,安重荣见石敬瑭如此,就决心反叛了。”
宁织听着说书先生的话,不知道在想什么,倒是苓儿,虽然没有听明白,但是不妨碍她认真的听啊。
她听着听着就道:“小姐,你猜最后会如何?”
宁织道:“什么?”
苓儿就道:“这书啊。”
宁织道:“不知道。”
就在这时,茶楼里的其他人也问起来:“然后呢!如何了!”
“我猜他败了!”
“我猜他胜了!”
“你们猜,还不如先生直接讲!”
这下就没有人说话了。
说书先生道:“咱们先说说敬瑭北巡邺都,京城空,安重荣致书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让他起兵造反以形成南北夹击之。”
“安从进一起兵,安重荣立即率部响应,这一年,旱,蝗灾害严重,百姓困顿不堪,安重荣以抗辽相号召,很快聚集起饥民数万人扑向邺都,声言要觐见石敬瑭。”
“兵马行至宗城,与前来镇压的杜重威部遭遇,双方之关,素与安重荣有矛盾的赵彦之突然倒戈,奔降晋军,安重荣措手不及,大败而逃,其将士两万余人皆溃散,大部分冻饿,被杀而死,只有安重荣及十余名骑兵得以生还,他们动员全城军民把守镇州城门。”
“杜重威派大军重重包围镇州,镇州军民奋力死战,拒不投降,重创晋军,后来,安重荣手下将领投降后晋,从城西水碾门引晋军入城,守城军民两万余人被杀。”
“安重荣又率领仅存的吐谷浑数百名骑兵退至牙城,并力守御,终因饥困力竭,寡不敌众而失败,安重荣被后晋兵马俘,敬瑭下令将安重荣斩首,将他的首级装在一个匣子里,送予辽帝。”
听到这,众人不免愣了一下,然后道:“就这样败了?”
“这三言两语说不完吧?”有人说。
“就是。”
“怎么可能就这样败了。”
“那不然怎么样?”
“你难道没有听出这败的并不容易吗。”
“可不是还是败了。”
有人就不说话了。
说书先生朝众人一拱手道:“在下就说到了这里。”
言罢,说书先生就离开了。
片刻,就有另一个说书先生走了过来,是那天宁织来听时的那位。
苓儿道:“小姐,是这位说书先生,我认为,还是这位说书先生讲的好,方才那位有些不知道怎么说。”
宁织就道:“像是照着话本说的。”
闻言,苓儿立即道:“对!就是这样。小姐说的不错。”
宁织道:“行了。”
苓儿就认真的看向说书先生。
说书先生先像众人问好,然后便道:“咱们来说说这可道如何?”
众人:“可道是何人?”
说书先生笑着开始解释,众人听罢,纷纷应声道:“好!先生请说!”
众人不再出声,说书先生就摇着扇子道:“冯可道,瀛州景城人,冯道年少时,纯朴厚道,爱好学习善于写文章,不以衣食粗陋为耻,除备办饭食奉养双亲外,就只以读书作诗为乐事,即使是在大雪拥门的寒天还有尘垢满席的陋室,他也快乐自如。”
“有一年,刘守光任命他为幽州掾吏,刘守光领兵讨伐别国,问计于下属,冯道总是对他晓以利害,刘守光大怒,把冯道关进牢中,不久却又被人营救了出来。”
“这刘守光战败了,那监军使张承业又任命冯道做本院巡官,张承业看重冯道的文章作为,很是礼待他。”
“张承业不久举荐他为霸府从事,稍后又任掌书,其时庄宗据有河北,文牍事务繁忙,全部由冯道掌管。”
“庄宗军队与梁军隔黄河相对峙了,郭宗韬因诸将校会餐人数过多,主管人供应不起,请稍减员,庄宗就发怒说,我想给那些为我效力的人管几顿饭,自己都做不得主了,那么河北三镇就请三军另外选择一人任主帅,我请求回太原,以避贤让路了。”
“随即就命冯道当面拟文书,以向部下宣告,冯道持笔呆了很久,庄宗严厉催促他,他缓缓起身答道,我的职责就是掌管笔墨文书,岂敢不奉命从事,如今大王您屡建大功,刚刚平定南方寇乱,崇韬所谏,未必失当,拒绝他可以,却不可用刚才那番话挑起众议,敌人若是得知,便会说大王您这里君臣不和了,希望再三考虑,那便是天下的万幸。”
苓儿听到这,问道:“小姐,你说,这大王会听他的话吗?”
宁织道:“若是一位贤明的王,应当会听。”
苓儿听着宁织的话,觉得有道理。
有人问:“我看庄宗应该听他的!”
“庄宗应该不会听吧?”
说书先生抬手用扇子向众人一点,道:“且听我说来,不久后,郭崇韬入朝致谢,因为冯道替他解了围,人们就开始敬重冯道的胆识,你们说,这庄宗是听了还是没有听。”
众人听明白了,就道:“庄宗听了!”
说书先生笑道:“不错。”
言罢,继续道:“这时契丹势力正盛,一向闻知冯道的名声,想把他拉拢过来,恰逢边防兵马有准备,冯道才得以避免。”
“明宗入主洛阳后,立刻问近臣安重诲说,先帝在位时的冯道郎中在什么地方,安重诲回答,不久前授翰林学士,明宗又说,此人我久已熟知,是个好宰相。”
“没有多久啊,明宗就拜冯道为端明殿学士了,端明”之号就是从冯道开始设立的,有一天,冯道朝拜后已退下,明宗回头对侍臣说,冯道纯朴节俭,不久前在德胜寨住一座茅棚,与仆人同在一起吃饭,就睡在一捆茅草上,内心快乐自如。”
“冯道特别擅长韵文歌赋,提笔就成,典雅清丽之外,内含古时德义道理,必被远近的人所传诵。”
“少帝即位,加封守太尉,进封为燕国公,后冯道曾问朝中熟知的客人说啊,我在政事堂,别人有什么议论,客人说,毁誉参半。”
“冯道就说,凡与人相合的别人就称誉,与人不合的别人就诋毁,古者仲尼是圣人,仍被叔孙武叔诋毁,何况我这样空虚浅薄的人呢。”
“说的好啊。”有人拊掌。
苓儿也道:“小姐,这人说的好。”
宁织点头,没有言语。
说书先生道:“这书说完了,今天在下忽然想问问,诸位里,可有人会说书?”
闻言,众人里诸多人摇头道:“不会。”
这时,有人道:“我不会说书,但是我会讲一个故事。”
听此,说书先生道:“好,你来说说,是什么故事。”
那人就道:“我一直记得我爹少时给我讲的一个故事。”
说书先生问:“是什么故事?”
那人道:“裴杓的故事。”
65.第65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