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小儿辩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憨头是个直肠子,憨憨笑道:“《诸病源候论》云:‘小儿食,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不能消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体若热,面黄腹大是也。师父您教导云:‘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又云:‘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所以,徒儿认为,师兄诊断是有道理的。孩子应当是脾虚,应当调治脾胃。”

    “那为何你师兄下的药方,孩子吃了没有效果呢?”

    憨头不好意思挠挠头:“这个……,徒儿也不知道。”

    “那是因为方不对证!”钱不收叹了口气,摇摇头,“为师说过很多次了,替孩子瞧病,要特别注意望诊,要特别注意从面部和眼部诊察小儿的五脏疾病,另外还有注意孩子的身形动作。憨头,你说说,该如何给孩子望诊?”

    憨头咳嗽一声,仰着脑袋背道:“师父教导云:‘望面,以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其望目,赤者心热,淡红心虚热,黄者脾热,无精光者肾虚。另观睡卧是仰是俯,睡时是上窜还是下窜,手足是否动摇,皆主五脏之病。师父云:‘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摇搐,虚则卧而悸动不安。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咬牙,多欠气。热则外生气,湿则内生气……”

    “行了,你再说说该如何为小儿诊察脉象?”

    “师父教导云:‘小儿脉乱不治,气不和脉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师父,小儿六种脉象都要背吗?”

    “不用背了,让你这样背下去,天黑也背不完。”钱不收捋着胡须苦笑道,“你既然已经记住这些诊察之法,那你再瞧瞧,孩子该如何辩证?”

    憨头歪着脑袋凑过去瞧那孩子,好一会,才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师父……,如果不是脾虚,那徒儿不知了……”

    钱不收叹了口气:“适才为师已经替这孩子诊脉望舌,这孩子脉细沉滑,舌尖红,苔中微黄而厚。加之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纳呆厌食,嗳腐口臭,腹胀如鼓,夜寐不安,尿黄多汗,大便干燥,

第37章 小儿辩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