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希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陈旸略作思考,说道:“可以和学校签署一个专利协定,规定你的论文可以以学校名义发布,但是专利权归属个人。就我目前从你的论文看到的内容,距离可以申请专利还差很远,现阶段都是理论,你先把电子流理论完善,这不妨碍你继续发明专利。”
他又说道:“你不是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吗,你可以把通讯作者署新能源公司的名,第一作者署夏科大的名。我们学校的职称评定、奖励贡献主要是看第一作者,对于通讯作者要求不高。毕竟学校不是企业,需要的是学术贡献名义,而不是专利握在手中。”
“如果这样的话,那我愿意以夏科大的名义发表论文。”
“有你这个保证,我就好办事了,放心吧,电子流理论的学术名义,归夏科大对你的好处绝对巨大,一点不会妨碍你对电子流电池的专利获取。”陈旸高兴的说道,“我说句大胆的话,电子流理论是有可能躺到诺贝尔的,我自己学术能力有限,但是能教出来一位诺贝尔学生,这辈子值了!”
科研人员终究是对名的欲望大于利,学校队,夏科大可能还得尴尬。”
这一段辛酸往事。
2012年以前,夏科大自认是夏科院的亲儿子,对地方政府其实是比较傲气的;2012年以后,院大崛起,夏科大顿感失落,加上夏科院不少人落井下石,不得不拥抱地方政府;2016年大大视察夏科大并讲话,夏科院才有所收敛,最终以夏科大两任校长升正部为结局。
不过窘境虽然改变,与夏科院终究有了裂痕,近些年更是一心一意在庐州扎根。必然导致夏科大来自上层的影响力衰弱,为了增加影响力,迫切需要更多的科研成果来稳固地位。
先是借助潘院士的量子通信加密狠狠炒作一番,再开始向综合大学发展,吞并省立医院等等,都是铺垫或者说转型。
如果再能获得一项诺贝尔级别的成果,那么夏科大即便离开夏科院扶持,在国内的地位也将稳如磐石。
杜恪提出疑问:“老陶,你说包校长真就这么看好我的电子流理论吗,我感觉目前国内学术界讨论的气氛还不够浓郁,国外好像也在观望之中。”预定的十篇论文才发表六篇,第七篇刚刚寄出去,真正的电子流理论高氵朝,还笼罩在杜恪裁剪的面纱之下。
所以目前反响虽渐渐气势,但依然有限。
陶勋表情郑重起来,拍了拍杜恪的肩膀:“至少有希望不是吗,科研的事情谁能保证百分百成功,至少电子流理论有希望!”
第58章 希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