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谁论功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次攻魏出陈仓,堕曹真计中,阻于陈仓而不能下,空劳师旅,此三失。 第四次攻魏出陈仓,拒渭南,不能迅速跨渭据北原,失去战机。此四失。 临阵破敌,必决其机,方能建功。 官渡之战时,袁绍围攻曹操半年,曹操眼看粮尽,乃问计于贾诩,贾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 曹操乃并兵出,围击绍三十余里营,破之。 林彪有句名言:打仗有三分把握就可以打。 魏延的子午谷偷袭计划是奇策,可诸葛亮就是不敢用。” 燕玄飞实在听不下去,她说: “不要再抹黑先圣了,后世早对武侯有了明确的评价: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 出师未表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可谓: 一缕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间! 元微之有赞孔明诗曰: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 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诸葛武侯智慧第一,忠心无二。 世人不要再妄加评论!” 年青人正说到兴头上,哪里肯停住,他继续说: “诸葛亮在性格上是一个心胸狭隘、专断独权的人。” 围观的游客都很想听这个,连声说:“具体呢?” 年青人说:“具体表现在用人方面: 其一,用人唯亲不唯贤。 诸葛亮用的大都是从荆州带来的荆州班,对原本西蜀的东州班和益州当地的土著不予重用。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过郭攸之、蒋琬、费祎、向宠等,事实证明,论将才向宠不比王平、廖化;论文官郭攸实在没什么才能,蒋、费只能称是循吏。 究其推荐原因在于是荆州带来的诸葛亮的心腹,用来看住刘禅的。而真正应当看住的却全然不管。 譬如,魏国间谍黄皓长期潜伏于刘禅身边,诸葛亮竟然不察不治。 其二,独揽大权。诸葛亮辅政后,事必躬亲。如任免一个县官的小事,也要亲自处理;军中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其三,排除异己绝不手软 对于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魏延,诸葛亮说他有反骨。 当年刘备托孤时有两人,一个是诸葛一个是李严。 一个是荆州原班人马,一个是益州投降人士。 李严的军事才能远远高于诸葛亮,结果,根基不如诸葛亮深的李严惨死于他的手下。 其四,身披道衣,实为文人。 诸葛亮本质就是一介儒生,风度奇雅,这也正是为什么诸葛亮会和纸上谈兵的马谡很谈得来的原因。 就连刘备这个老粗都觉得马谡不靠谱,临终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第384章 谁论功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