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一仙道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1章 天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师父,成仙是不是必须要住在山里啊,你看仙字是人旁边一个山。”

    此人感觉像个托儿,问的问题都很可笑。

    元玄子说:“道家功夫,全在实炼;玄门修持,又以身心性命为第一要着。

    佛家重修性,舍此皮囊;道家性命双修,保此皮囊,更修此皮囊;儒家不舍不修,听天由命。

    儒家重入世,佛家重出世,道家不出不入,可出可入,用儒行藏,一片天机,无拘无束,无执无碍,唯道是从。

    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驾可以安天下,蓬累而行可以小天下。

    入世而无入世相,出世而无出世相,住不以住为住,隐不以隐为隐。

    其洞达、洒脱、飘逸、自在逍遥,又为何如?

    昔伊尹、太公、范蠡、张良、诸葛、伯温、希夷、尧夫等,无不住世而不为世薄,居尘而不为尘染,其学问之汪洋渊博,见识之精纯独特,神思之深玄幽远,心性之澄澈圆明,人品之高洁超迈,又岂为常人所可企及?

    何也?

    因道家人物,无不从最高明处最远大处最上乘处立足。”

    “师父!什么是借假修真?”

    元玄子讲道:“何谓假?人身生存于世,不过百年。三寸气若断,躯体便腐败,回归虚空。

    因其不可长久,暂存于世,如梦如幻,故言假。

    道家修炼,则是借此四大假合的肉身,修成金刚不坏的真身。世上没有不死的肉身,只有永恒的法身。

    本来真性号金丹,四大为炉炼成团。

    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原是药王。

    穷取生身受命初,莫怪天机都泄尽。

    在儒家曰隐微,其中有不睹不闻之要;释家曰那个,其中有无善无恶之真;道家曰玄关,其中有无思无虑之密。

    大道根源,端本于此。一经想像,便落窠臼;一经拟议,便堕筌蹄。

    凡是以泥丸、卤门、印堂、顽心、肚脐、丹田、尾闾、夹脊、玉枕为玄关者,皆非大道之所在。

    道心只在虚灵处。

    在人身则有元神识神同居于心。

    何谓元神?

    元神出于无极,道家称为铁汉,释家唤作金刚,儒家叫做魂灵。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识神为后天禀性,十月胎足,瓜熟蒂落,一出人身,元神失位,识神掌权,七情六欲,昼夜耗散,生之途即死之路。”

    道众有许多已经犯困打盹,翻白眼。

    但元玄子身负天命,现在又刚刚册封为地仙,不得不尽到自己的本份责任,不能不讲天理!

    不讲天理,真是天理难容!

    元玄子管你爱听不爱听,我当一天地仙讲一天天理。

    他说:“如何定心?就是心中存有天理。什么是天理?遵道贵德,就是天理。

    什么是道?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拆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万象,禀授无形,原流泉渤,冲而不盈,混混汩汩,浊而弥清。

    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辰以之行。

    太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天运地滞,轮转不休,水流不止,与万物相始终。

    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于备,恬愉无矜而得于和,有万不同而便于性,神托于秋毫之末,而大与宇宙之总。

    天地人物,仙灵贵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

    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

    大道隐,世教衰,天下方大乱!”

    “啊——呜”

    道众们嘴巴张得老大,实在太催眠了,这一通天理讲得他们十多年的失眠症都治好了,睡去了一大锅子人。


第151章 天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