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贺兰进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与阴云渐浓的彭城不同,大运河与淮河的交会点——临淮城,却是一片安宁繁华。当朝御史大夫、临淮节度使贺兰进明正驻扎于此。
贺兰进明好古博雅、经籍满腹,也算当朝一大文人,著文一百余篇,古诗乐府数十篇,有《唐才子传》传于世。
此时此刻,他头戴锦帽,身着华贵圆领袍,端坐书房案前研墨题诗。而在他下首不远,一个胖胖的留着八字胡的男子,手戴燎烤,也在一张案几后噼里啪啦地拨弄着算盘。
如果李钰在次,便知道那胖子正是音讯全无的第五琦。
“群雁裴回不能去,一雁悲鸣复失群。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沈中路分。”
贺兰进明收笔,将自己这首得意之作《行路难》吟诵一遍,满意地捋了捋颔下短须,才将目光凝聚在下首远处那个十指连动,飞速拨弄着键盘的胖子。
目光微寒,沉声问道:“第先生算好了吗?”
第五琦闻言,停下手中的算盘,双目含笑,回禀道:“已经算好了,现在临淮共有粮草五十万石,兵马四万,饷钱三千万贯,战船六十八艘。另外,每月临淮各地富商巨贾所缴纳的税赋也有二十万贯。”
贺兰进明越听越是高兴,待第五琦说完,他拍掌起身,来到第五琦跟前,赞道:“第先生果是精于理财之人,短短月余,竟然让临淮府库变得如此充盈,你许以重金募集勇敢之士充军也有奇效。如此,我临淮无忧也。”
第五琦面上依旧是那副淡笑,双手握着锁链,站起身来,道:“将军难道不准备领军西去抗击贼军么?”
贺兰进明呵呵一笑,不置可否,转过话题另道:“第先生与我,在北海郡便有共事之谊,我怎么也没想到,先生会诓骗与我,让我放过了那等要人。你可知,那艘船上的女人,乃是当今圣上着意要捉拿的人?你这样害我,也不能怪我不念旧情,如此待先生啊。”
第五琦呵呵一笑,晃了晃手中镣铐,无所谓地道:“在下怎敢怪罪将军?只是你我行事准则不同,各有所坚守的道义而已。”
贺兰进明闻言,神情稍暗,拍了拍第五琦的肩头,叹了口气,才道:“只要先生能将那些人的去处告诉我,我保证向圣上保举,让你做这江淮租庸使。我大唐有先生这样的理财高手,何愁粮草不济军饷不齐?”
第五琦闻言,面色动了动,却是依旧保持那副笑容,定定看着贺兰进明。
贺兰进明看到第五琦油盐不进,再劝道:“东都沦陷,先生以满腔热血在敌后周旋,有效牵制了贼军西进之势,这等大功,太上皇和圣上都看在眼里。现在只要先生将那群人逃走的路线说出来,你就是平叛的功臣啦。先生为何如此执迷不误,至今不肯松口?”
之所以贺兰进明如此苦口婆心地劝说第五琦,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他们二人曾在北海郡共事,当时贺兰进明是北海太守,而第五琦是太守府上的录事参军。
当时安禄山率领贼军先后攻陷河间、信都等五郡,贺兰进明向来胆小,不曾出兵,也没有战功,当时还坐阵东都洛阳与贵妃杨玉环在华清池游玩的唐皇李隆基大怒,派遣使臣携钦赐宝刀前去督战。
按照唐皇李隆基的旨意,如果贺兰进明不能收复失地,便要将之斩首。贺兰进明内心惶惧,不知如何是好,正是身为录事参军的第五琦向他进言,让他用丰厚的财帛募集勇敢死士,出奇力战,才将河间、信都等地收复。
于是,贺兰进明派遣第五琦赴洛阳,面呈李隆基禀报战果。李隆基龙颜大悦,对贺兰进明赞誉有加,而第五琦也因故暂留东都。而不久之后,安禄山出其兵绕道南下,逼近洛阳,吓得李隆基仓皇出逃
第七章 贺兰进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