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刚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念及此,李钰喃喃重复道:“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念完这四句佛诗,李钰只觉非常熟悉,好似在哪里读过。
凝眉思索片刻,突然想起,这四句佛寺不正是则天大帝为《金刚经》所作的开经谒吗?
而随后响起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等句,正是佛家经典《金刚经》中,第一品“法会因由分”与第二品“善现启请分”的内容。
李钰曾经因为职业的关系,虽不尚佛法不信佛教,但身为中文系的高材生,又是历史爱好者,对于佛家和道家的一些经典典籍还是有所涉猎。
而这《金刚经》,李钰当年正好拜读过,至于其中要义,他了解不多,但内容零星地还能记得一些。
现在仔细一回忆,自然能够准确地想起,刚刚那阵阵佛音中的内容,正是《金刚经》无疑。
《金刚经》为佛教经典经书名称,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蜜多是整个佛法的精髓。释迦牟尼佛圆寂时,将大、小乘八万四千法门交付阿难尊者,郑重告诉他:“你如果把般若波罗蜜多之外的所有八万四千法门全部忘掉,全部损坏,我也不怪罪你;但如果把般若波罗蜜多中哪怕一个四句偈的内容忘记了,丢失了,我就要责罚于你!”
在般若法会上,释迦牟尼曾宣讲了影响极其深远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金刚经》。《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这部经典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大师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
《金刚经》在汉地影响极大,禅门五祖以下,以此经印心。六祖慧能大师善用《金刚经》弘道,使一代时教广布天下。在日常经典中,《金刚经》被诵得最多,议论得最多,对人影响也最深广。
据唐史所载,咸亨元年(670年,唐高宗李治的年号)九月,武则天生母杨氏去世,其时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二圣临朝,武则天已取得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她为了给已逝父母做功德,发愿写《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各三千部。
但这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为了完成这一工程,她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征集了众多的楷书手专任抄写工作;同时,又调集西明寺、大总持寺等长安城中至少十七座寺院的僧人担任经卷的初校、再校、三校。
前前后后经过了两年的时间,才完成了《金刚经》的抄写工作。
李钰对唐朝这段历史比较了解,他曾经也读到过一些典籍,知道唐朝主要抑佛崇道。
因为唐朝国姓与老子李耳相同,唐朝王室自称为太上老君后裔,自开国后即尊崇道教,把道教确立为国教,为三教之首。唐玄宗甚至加封老子尊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以《道德经》为科举考试科目。
纵观整个大唐历史,虽然道在佛先,但还是有例外,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代女皇武曌称帝后当政的那十五年。
之所以会有此特例,主要还是因为武曌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
&n
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刚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