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丞相府中有猫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踏清歌3[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等他回了朝再行求情,虽说难了些,但他觉得天下所有人都乐得太平,不至于反抗到只剩一兵一卒。

    十八岁,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将军,轻敌是必然的,但他也没有太过。为了不让手下将士多数折在瘴气上,他没敢像南诏那些冒失的蛮子一样从山上过去,只好绕道走了另一边。行军慢下来,这一来二去,耳根子软的刘显便被人撺掇着暴跳如雷,心里已经相信他根本就是存心抗旨。

    这撺掇的人,当然有一大半是受了文璋指使。他们勠力同心,执意要把晏叙来这个战神从神坛上拉下来,便要在他儿子身上下手。

    而晏熹领着区区一万兵,便向蛊虫肆虐、信仰诡异的南疆六诏而去。皇帝给了他一群玩似的乌合之众,意外被他治得妥帖,打退了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的流氓地痞,便一心认为南诏都是些这样的东西。

    南诏百姓以别开生面的异样热情欢迎了他。

    中原的战场上,再厉害的秘术也派不上什么用场,因为无论是什么都得日积月累。他们每每都是抢了就跑,自然没什么地方给他们施展神通,南诏王也不太在意他们这些流氓的死活,甚至都不怎么关心那些土地,便随他们去了。

    然而晏熹踏上了他的国土,扣了他的城门,他不能再装聋作哑随便他放肆,于是派出了精锐的兵力阻截。晏熹一开始吃了个败仗,却没能及时悬崖勒马,几乎是一路跳了下去。他越挫越勇,丝毫没有退意。

    南诏王一开始没将这小东西放在心上,但看他找死找得这么有诚意,没再给他们退路,直接给了他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晏熹全军覆没,战场在南诏一片不容易看到的平原上,他被那个骑着白马的女人捡了回去。

    从此以后,他仿佛忘了大昭这块肥肉,忘了消息还没传回京城前他们还能一举攻下数座城池,反而约束起自己的子民,勒令他们不许过界。大昭就这么换了两年安稳,到现在都没意识到为什么。

    刘显为晏熹主持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皇室宗亲都没这种排场。然而死去的晏熹没能回到这里来,给他立的碑后都不知道埋些什么。

    晏叙来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他有一段时间甚至提不起剑来。然而这段时间也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晏家屠刀悬颈,已经没多少时间摇摇欲坠了。

    皇帝在众多朝臣的挑唆和暗探言之凿凿的证据面前终于死了心。晏熹带去的全军覆灭,南蛮好好的竟然不再过界,他摇摆着摇摆着就相信了那个曲折的因果:通敌。

    然而晏熹已经死了,再追责已然没什么可追,连鞭尸都只能鞭衣冠冢里那些他穿过的盔甲。还没等他下令将晏熹的衣冠冢刨开扔到乱葬岗去,晏叙来紧接着就下了水,紧锣密鼓的一阵审问以后,他将晏家上下一并塞到午门去了。

    看来无论君臣还是兄弟,都不能陪着他在那个位置上寿昌,他注定是这天下唯一的孤家寡人。

第二章 踏清歌3[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