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家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困难重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

    但要想赢得同业行会的支持,又何其难哉!

    以中药材为例,药材价格名义上由同业行会评议,但实际上仍操纵在少数大商户手中。

    药材行价格,按照传统,由有威望、受信赖的业内人士把握。

    第一批山货落行,就要该行开盘(开价)。

    先请胡庆余、叶种德、张同泰等大药店经理随带拣货先生来挑选,价格由药行的行面先生和药店经理面议,按品质成数,升成议定。

    拣货价格一般比市上普通价格高三到四成。收进价格,一般采取85扣秤和85%-88%扣佣方式议定。

    药行利润一般按15%-20%计算;也有按售价加5%一7%的行佣,再给进货单位以85-88扣率和视情况议定销价。拆兑行的价格一般按一、六贯(60%利润)计算。

    零售店价格,由饮片组评议会议定,以价目表所列的码洋,按照药店大小,扣实计值:甲级店95扣、乙级店85扣,丙级店75扣,丁级店65扣。实洋一律无折无扣。

    而济仁药店想让所有中成药药价透明,对同业行会来说,又是一个新的问题。

    自陈济仁和李跃亭提出这个问题开始,汤玉泉和另外几个人,便明确表示反对。

    汤玉泉等人给出的反对理由,很简单但也很充分。

    第一是,因为在不同的药店,中成药来源渠道各有不同,价格高低在所难免,强行让所有药店都低价销售,很多小的药店肯定会难以维持。

    第二是,一味地压低药价,药店赚钱不多,也就请不到好的中医先生。在没有好的中医先生看病问诊的情况下,病人们即便买到的便宜药,也未必是对的药。这样的话,最终吃亏的还是病人,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

    这两条反对的理由,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但在陈济仁看来,这两条反对的理由都不充分。

    第一,不同的药店中成药来源渠道不同,这是事实。但透明药价,不等于统一售价。但甲乙丙丁不同等级的药店,在同一等级,完全可以按等级统一售价。

    因为在杭州市内,不同等级的药店,中成药来源渠道基本相同,“上游”的拿货价格也基本相同。相同药品按药店等级统一售价,并不会让小的药店活不下去。

    第二,药价透明,并不等于药店赚不到钱。再者说,药店是不是有知名的中医先生坐诊,坐诊的中医先生按照病人的病情开出药方,是独立于药店药价透明之外的事。

    最关键的是,在陈济仁看来,透明药价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药店,都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比如药业价目参差、货物不一,这是事实;同业取巧争奇、亏耗殊甚虽是偶发,但恶性竞争时常让一些小的药店活不下去,也是事实。

    药店都能很好地活下去,百姓能买到便宜的药,能被很好地治病——良性循环的过程中,药厂也能买到透明价格的中药材,生产出更多的好药。

    这实在是多方受益。

    所以,重新公启规例,大有裨益。

    但陈济仁的建议,很难说服所有人。

    利益面前,最见人心。

    因为所有人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所有人都看重的是眼前的利益。

    尽管有研究称,清末至抗日战争前,杭州的中药经营额均较稳定,一般都有盈利。

    如胡庆余堂在清宣统二年(1910)营业额达34.02万元,纯盈利1.09万元,民国二十三年(1934)营业额59.65万元,纯盈利1.05万元。

    但问题是,谁会拒绝赚更多的钱呢?


第六十七章:困难重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