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家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布局药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福海兄,跃亭,我想先开一家药店。闪舞小说网..”

    这天,和周福海、李跃亭聊天时,碰巧何少英也在,陈济仁说出了自己想了很久的想法。

    “济仁,咱们天禄堂不是有药店的性质吗?”周福海有点疑惑。

    “我也不是很明白,我们好好的开药厂,为啥又想起来开药店了?”李跃亭也有些疑惑。

    周福海和李跃亭的疑虑,当然不是没有道理。

    因为在当时,杭州药店林立,很多也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

    “新开的药店,肯定不是另一个天禄堂。”陈济仁呵呵一笑。

    …………

    史料记载,民国以前,杭州有药店34家。

    民国元年(1911),杭州有药材行、国药号40家,参茸字号3家。

    民国前期,除了老字号中药店铺外,还出现了许多中小型药店。

    民国元年至民国十六年(1912-1927),杭州新开设中药店54家、参燕店8家、西药店16家。

    1929年,枕州有中药铺130家。民国二十年(1931),杭州有大中小型中药店行151家,参店19家、20个草药商贩、西药房31家。

    1934年杭州中药店增至185家。

    当时,杭城医药商店,中药店占75%以上,参燕店及西药房不足25%。

    中药业经营中药材、饮片配方、丸散膏丹、药酒花露,参燕业主营参燕,兼营部分丸散补品,西药业以经营西药及敷料为主,兼营照相器材及化妆品。

    近代杭城药店普遍备有柜台方,将常用处方药名和分量写在木制戒方上(压药方的木尺),有五虎汤、败毒散、生化汤等,供营业员问病卖药。..

    那时候的药店,成药补品较少,每到冬季,富贵人家到药店配膏滋方,医生用药30味左右,配有驴皮胶或龟板胶、鹿角胶,用清水加黄酒、白糖熬制而成。

    在中药饮片配方上,尤其是大药店,对上柜饮片均严格挑选,加工考究,外形美观。

    如茯苓、茯神要挑三钱一块;厚朴竖直切片,如眉毛状;麦冬去芯,肉割三刀,翻转为船形等。

    1932年,杭州药肆中就有饮片生产,并有专业作坊,这是全国最早的生产中药饮片之地。

    杭州和温州临近,情况类同。

    以温州为例,彼时,温州市区中药店堂林立,名老大店对中药加工炮制十分考究,前店后场,自制自售,选料精心。

    1949年前,温州市大类商品药材主要从上海、宁波等地购进,大多是川、汉、准、广等地药材。

    私营中药拆兑(批发)行家和较大的中药店,均设有货房(仓库),专门保管商品。

    根据不同药物的性能,选用不同质地的容器。

    中药饮片的保管更为讲究,易挥发的药用锡瓶,易变色的药用瓷罐,易串味的药用陶缸,易压碎的药用铅皮木箱,以防药品变质。

    利用这些工具,保持饮片经久不变,色泽如初。

    温州饮片加工炮制考究,有“槟榔切无边,白药飞满天”之说。

    饮片切制技术要求甚严,分工明确,各司其事。

    “头刀”专切极薄片和贵重药材,如西洋参、鹿茸、三七、天麻、沉香、附片、槟榔、白药、元胡等24种。..

    “二刀”专切薄片、厚片或马蹄片,如甘草、川穹、猪苓、木通、广木香、青木香、狗脊、恙活、独活、元参、丹参、白术、苍术等38种。

    “三刀”专切草类或廉价的药材。

    “四刀”专司杂事及下手辅助工序或一般炮制工作。

    这些药店一般都是医商兼顾,大店多聘有“坐堂医”,切脉诊病,处方付药;小店的店主既是经营者,又懂医道,为民“撮药”(问病卖药)。

    同时,这些药店一般都是前店后场,自制自售。

    温州当地,三余堂的

第六十五章:布局药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