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贵人相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些夫人都成为个人魅力极强的英莲的朋友。 吃饭、饮茶、逛街、打麻将,她们经常在一起。 听闻济仁药厂开业,莲英给几位夫人求情,让几位官员帮忙前去道贺。 多少有些惧内的这几位官员,在枕头风的“猛吹”之下,在开业当日纷纷前来,算是捧场。 打着支持民族产业、民族企业的旗号,这些官员前来捧场,也是“名正言顺”。 杭州市长身份特殊,公务繁忙,不能亲自前来恭贺,于是让秘书起草贺信一封,以支持民族企业的名义,在济仁药厂开业时送去。 听到这里,陈济仁、李跃亭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陈济仁很是动情,“晟哥,妹子,真是太感谢了。” 莲英姑娘呵呵一笑,“济仁哥,你太客气了。我这次做的,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郑晟也是哈哈大笑,“济仁,我本想一早便来见见你们,但莲英一直说,要给你们一个惊喜,所以,就等到了今天。” 陈济仁大为感慨,“晟哥,妹子,我和跃亭,今天必须敬你们几杯。” 陈济仁找来几个酒杯,倒上醇香的美酒,几个人碰杯后,一饮而尽! 但所有人都没注意到,在楼外楼斜对面的一间小馆子里,瞪着一双血红眼睛的袁东华,正在和王三胖面对面喝着闷酒。 看着楼外楼鱼贯出入的宾客,袁东华一杯一杯地往肚子里灌酒。 “东家,酒不是这么喝的,身体要紧!”回到袁东华身边的王三胖,带着一些担心,也有着一些害怕,在苦劝袁东华。 ………… 开业后,济仁药厂开足马力,生产的致和丸一经推向市场,便供不应求。 因为有着良好的口碑,在杭州老百姓的心目中已经有一定的地位,致和丸畅销,在情理之中。 陈济仁又突发奇想,将市长大人的贺信,以广告的形式,刊登在杭州几家报纸的头版,一时间,致和丸全市皆知。 但陈济仁显然并不满足于这些。 听李跃亭说,藤原大祐、汤玉泉、袁东华合办的“新九福药厂”,也已经将回春堂的大神丸量产,并申报参加西湖博览会。 西湖博览会就在眼前,战胜回春堂的大神丸,不是致和丸参加的目的。但要想在西湖博览会上有一番作为,很多事必须未雨绸缪。 这天,陈济仁和何少英聊天时,突然想到了汪正扬。 “少英,你的那位同学汪正扬,以前在做藤原的助手,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我前不久见过正扬一次,他说母亲去世后,他就离开了藤原,现在好像在一家报馆工作。” “那天他着急采访,没有和他仔细说话。他应该是给我留过一个电话,我回去找找看。”何少英思索着说。 第二天,何少英带着汪正扬,来见陈济仁和李跃亭。 “济仁兄,跃亭兄,可喜可贺啊。我在给藤原做助手的时候,也就是回绍兴那次,我就说,你们迟早会来杭州建厂,怎么样,被我猜中了吧。” 汪正扬见到二人很是热情。从言谈举止看,他已经走出了母亲去世的阴影。 从目前情况看,记者的这份工作,他做得也很开心。 “正扬兄,借你吉言。你怎么样,最近还好吗?”陈济仁关切地问汪正扬。 “还好还好,托一位恩师的关系,我在《杭州民国日报》找到了一份记者的工作,我发现自己非常适合这份工作。” “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我就非常向往报馆记者这份工作。不瞒你们说,我在日本还做过报馆的实习生呢。” 汪正扬侃侃而谈。 “来的路上,我听少英说了,你们想在博览会上有一番作为。从宣传的角度看,这件事可以包在我的身上。” 陈济仁、何少英、李跃亭一听,都非常高兴。 “正扬,那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吗?”陈济仁感激地问。 “我的建议是,你们济仁药厂在西冷印社展馆的布置,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位置。比如一楼大厅,最显眼的地方。” “除此之外,布置的时候,一定要张贴一些大的字画。就是拍照片时候,一眼就能看清楚药厂名字、药品名字那种。” 陈济仁会意地一笑,“正扬兄,我们听你的。” “如果还有别的需要提前沟通的,我会给你打电话。”汪正扬说着,记下了陈济仁的电话号码。 汪正扬抬手看了看手表,“济仁、少英、跃亭,时间不早了,我还约了一个采访,就不陪你们说话了。” “改天我请你们吃饭,咱们再详谈这件事。”汪正扬说着,风风火火地走出门去。 “真为他开心。”陈济仁由衷地感叹道。 “是啊,我也觉得他现在的姿态很好。”何少英也笑着说。第四十六章:贵人相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