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之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这一件事,史官董狐把它记入史册时,写道:“赵盾弑其君。”(在封建时代,杀死帝王或尊长叫“弑”,是一种大逆不道的罪行)赵盾见了,大惊,立即向董狐解释,声明自己并无“弑君之罪”。董狐说:“你身居相位,出走既没有走出国境,回来也没有惩办凶手,这弑君的罪名,你不负该由谁负!”《左传·宣公二年》,载有这段故事,并且说,孔子对于董狐曾称赞道:“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直书事件的实质而不加隐讳)。”不过,孔子也称赞赵盾,说道:“赵宣子(即赵盾),古之良大夫也,无法受恶(冤枉得了个恶罪名);惜也,越境乃免(可惜啊,他要是离开了本国,他就没有责任了)。”。
孔子的这段评论是否正确,姑且不说它。但后来称赞良史(公正的史官),就因此叫做“董狐”。唐朝人吴兢,撰《武后实录》,其中有指责张说的述评。后来张说官至“中书令”,位同宰相,请吴兢删改原书中的有关述评,他不肯。当时人们因此称他为“今董狐”。
不隐讳任何人的错误、缺点,有什么说什么,毫无顾忌,把真实的情况大胆公正地直写出来,这样的文笔,就被称为“”。
董狐之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