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黑天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离开皇宫八九年了,他还没有忘记他吗?
天王苻坚虽然铁了心要灭掉晋国,一统天下,但他并不是一个暴君,不搞一言堂,而是耐心地做着反对派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的拥护。春天即将结束,仍没有发兵的迹象,沐弘知道苻坚是在一边谋划,一边等待合适的时机,却没想到这个时机突然降临,并且是晋国送上门的。
五月,晋国大将军桓冲率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向秦国边境发起进攻,一连攻下好几座城池。消息传到长安,天王震怒,朝野上下群情激奋,长安居民自发举行万人示威游行,聚集在北阙门外,高呼打倒晋国侵略者的口号,请求天王即刻出兵,消灭晋国,解放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在这种形势下,南征的反对派偃旗息鼓,没人再敢对伐晋提出异议,全国进入了大规模作战的准备阶段。
六月,天王派遣巨鹿公苻睿、冠军将军慕容垂、骁骑将军石越三路兵马,南下抗击晋军入侵。
七月,秦国诸将刚把桓冲击退,天王就下达了全面进攻晋国的诏令。全国成年男子十丁抽一,二十岁以下的良家子弟从军的,都授予羽林郎,组建少年羽林军。一时间,长安城里到处都能看到一队队英姿飒爽的羽林少年,衣着鲜亮,纵马奔驰。
“炮灰,都是炮灰……”沐弘独自站在观星台上哀叹。夏日阳光炽热,他却浑身打颤,碧蓝的天空上分明写着五个大字:天命不可违。万万没想到,引信安置在晋国,桓冲北伐点燃了***。
这个桓冲原是晋国大司马桓温的弟弟。沐弘发现这个时代“冲”这个名字很流行,问了人才明白,家里的小儿子一般都取名为“冲”。
大司马桓温作为晋国最大的权臣,曾经组织过三次北伐,每次都以失败告终。第三次伐燕,在枋头大败而归,回国后把责任全部推给下属袁真,逼得袁真投靠燕国。他一心想取代司马氏当皇帝,污蔑司马奕阳痿,将他废黜,立司马昱为帝。司马昱当了一年皇帝就驾崩了,桓温本希望司马家族禅位给他,但因王、谢两大家族的阻挠而没有成功。没多久桓温就病死了。
桓温活着的时候,独揽朝政,擅自废立君王,从皇帝到大臣,见了他都战战兢兢,怕得要死,桓氏家族势力空前。桓温去世时,把兵权交付弟弟桓冲,桓冲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为人保守谦恭,还自愿让出一部分利益给谢安,晋国朝廷出现了安定团结的局面。
四年前,苻丕率军攻打襄阳,围了一年都没打下来。那时桓冲拥兵七万,驻守上明,愣是不敢派兵援救,眼睁睁看着襄阳弹尽粮绝,陷落敌手。所以沐弘一直把桓冲看成胆小鬼,怎么想得到他会突然起兵北伐。秦军赶到后,快速将他击败。这次进攻毫无功绩,没有收复一城一池,白白损失了一些兵力,。
在沐弘看来,桓冲这只黑天鹅飞得毫无道理,整起事件看上去就像是个bug,他只能感叹,老天爷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身为凡人只能任其摆布,无力抗争。
八月,天王任命阳平公苻融为征南大将军,率领步骑兵二十五万,作为前锋兵马。天王亲自率领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稍后出发,南征的总兵力超过百万。天王还嫌不够,传旨北方各州各派一部兵马,作为后备军。辽阔的中原大地上,出现了貌似大规模迁徙的盛大场面,旌旗招展,鼓声隆隆,无数支队伍由北向南进发,前后绵延几千里。
送别远征大军,长安城里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在城门口站了大半天,送行归来的官员们一个个有气无力,愁眉苦脸。
赵整走在沐弘旁边,耷拉着脑袋,老半天才叹道:“阳平公一直是反对南征的,却不得不当了征南大将军。”
“阳平公也反对?”
“阳平公劝了陛下不知多少次呢,没法说服陛下,才不得不请出其他人。”
“原来是阳平公的面子。”沐弘恍然大悟。
“那当然。”赵整翻了个白眼,“高虏就罢了,太子和道安法师哪是我能请得动的?”拍了拍沐弘,“还是你厉害,居然请动了张夫人。”
“都是白费劲。”沐弘说。
“是啊……”赵整叹道,过了一会喃喃说道:“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沐弘没有应声。何止是不祥,很快就要天崩地裂了。
第八十七章 黑天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