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弱国无外交(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五百四十三章 弱国无外交(下)
(求推荐,求订阅,求支持)
宣统三年(1911)八月十三日京师紫禁城长春宫
“袁世i在干什么最近?”载沣提到了英国人拖延借款的事情,不知为何,隆裕太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袁世i。
“启禀太后,虽然一切迹象都表明他还在老家,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侦知司却发现往来于袁世i那条专用电报线路的电报少了很多,相反的就是,保定城内的电报往来频率却提高了,所以老奴极度怀疑他已经到了保定,只是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那五掌侦知司的差事,所以在隆裕太后发问以后,他便立即回答道。
“护国公的意思是,咱们布置在他周围的那些人可能大多数已经出了问题?哼,好一群不知道死活的家伙,谁的好处都敢拿,真的以为哀家的刀不能杀人吗?查,严查到底,对于那些玩忽职守,收受好处的人一定要重罚,这么紧要的时候,居然连一个人的行踪都控制不了,哀家还怎么帮着皇上治理这大清的江山?”嘴里说着严查,可是隆裕太后自己也没有什么信心,这几年的时间,负责监控袁世i的情报人员和地方官已经换了几茬了,可是每一次都会被对方迅速的攻下,从某些方面来看的话,隆裕太后不得不佩服袁世i的手段。
“老奴明白,侦知司那边会尽快掌握袁世i的行踪,不过现在这个时候,老奴觉得咱们还是要在盛氏的身上下一些功夫,自从铁路国有的事情开始以来,盛氏的很多举动都让老奴非常的费解,现在好不容易才平息了各省的‘保路运动,可是借款的事情却还是无法推进,反倒是现在市面上关于朝廷没钱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
“护国公辛苦了,禁卫军那一摊子你要撑着,侦知司这一摊子你还要管着,可怜咱们的大清国,几百万的国族子弟,却没有几个堪用的,到了国家危亡的时候却要靠着护国公来苦苦的支撑。”隆裕太后却是发现那五的头发更白了,这让她不禁想起了当年的李鸿章,也是在这紫禁城里,慈禧太后每每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都会向李鸿章问对,自己现在的这种情形,和当年是多么的像啊。
“其实老奴觉得正好相反,大清立国三百年,国族也繁衍生息了几百年,由当初的几十万到现在的几百万,人丁多了十倍不止,虽然京师的旗人不堪用者众,但是却不能说所有的旗人都不堪用,这几年咱们的禁卫军中就冒出了不少年轻有为的好苗子,只要好好的栽培,假以时日一定可以成为国家的柱石,为皇上为太后分忧。”那五肯定是不敢接隆裕太后的话茬的,这怎么接?只能是将话茬给含糊过去。
“回头护国公可以拟一个名单,挑一些青年才俊出来,有时间哀家也见见他们,也看看这些不会遛狗打鸟的国族子弟是什么样子?”隆裕太后之所以想起了这一折,则是因为最近有英国公使馆的奏报到了她那里,某位代表大清国参加乔治五世加冕典礼的皇族子弟在那边闹得实在是太过不堪了一些,可怜当初隆裕太后自己还将其当成了皇族下一代中可以培养的人才。
“老奴代小的们谢太后隆恩,禁卫军上下一定铭记太后的恩典,为大清国保驾护航,死而后已!”最里边是这么说,可是在脑海里,那五却是闪过了另外的一个念头,那就是太后会不会是在为将来削夺自己的兵权做准备,这段时间,岑春xn和端方先后都被安插进了禁卫军,虽然这两人都没有太大的权力,可是地位却都很高,现在太后又要接见那些优秀的基层军官,难道说自己兢兢业业的做事还无法得到太后的信任吗?
“哀家这又想起了在美利坚殉国的那些将士了,摄政王,给程璧光和那个张荫棠发电报,让他们设法收殓阵亡将士的遗体,火化后带回国来,客死他乡已经够惨的话,总不能不让人家落叶归根吧?另外就是抚恤的问题,一律按照殉国从优办理,另外对于将士遗属的困难也要尽力解决。”隆裕太后特别交代了一下“海圻号”阵亡官兵的抚恤问题,对于大清国的这些个衙门,你不交代一下的话,实在是不能放心啊。
“太后放心,海军部毕竟不像陆军部那么繁杂,即便是有
第五百四十三章 弱国无外交(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