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六章 端方复宁乡[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近宁乡方向的手枪队给焦达峰带回了一个消息,目前清军正在由东城门进入宁乡县城,而第三旅的部队则由西门出城,然后在城外进行集结,很显然双方已经达成了协议,现在是要进行换防了。至于期待中“革命群众”能够挺身而出自发的组织抵抗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城内很安静,没有枪声,没有爆炸声,一切都那么的安静与自然,就好像是和平年代里正常的部队换防一样,直到这个时候焦达峰才意识到,或许,似乎,可能老百姓是更欢迎这些个能让他们继续安定的生活下去的清军吧?

    焦达峰不敢再在这里过多的停留了,在清军进城的消息还没有扩散开之前,他必须要把部队都带进山区了,现在的他非常的担心部队军心的问题,要知道现在他手中的部队里边可大都是宁乡的新兵,如果是这些人知道宁乡发生的事情的话,怕是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听话了,毕竟故土难离,若是不进山还有一条活路的话,焦达峰相信自己手底下的这些个宁乡籍的士兵起码八成是愿意继续留下来的,虽然这些人的手上都是沾过血的,可他却不敢冒险,第三旅活生生的例子可就戳在宁乡县城呢。

    至于说进山以后的情况就好说了,鉴于宁乡县城曾经给了清军痛击,大可以说宁乡在艰苦的抵抗之后由于叛徒的出卖被清军攻陷了,而且清军部队在进城之后大肆屠杀“革命群众”,整整三日没有封刀,待到三日后封刀的时候,宁乡县城内的“革命群众”已经十不存一,至于他们这些士兵的家属更是在经受了残酷的折磨后被虐杀,反正是怎么凄惨怎么说呗,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大家也算是有一定的经验的了。

    ——

    十五日晨,在端方的坚持下,端方和杨文鼎二人骑着马大摇大摆的进入了宁乡县城,在城内百姓一片惊恐的眼神中,杨文鼎以湖南巡抚的身份对聚集在县衙前的老百姓做出了承诺,那就是赦免城内百姓在宁乡县城陷落的这段时间所犯下的罪过,因为官府清楚那都是在逆军的枪口下做出的事情,并不是老百姓的本意,同时宣布所有由逆军颁布的法令作废,同时为了补偿城内百姓的损失,巡抚衙门决定对宁乡的老百姓免赋税徭役三年,而端方则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对此进行了背书,一时间城内的百姓可以说是欢声震天,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终于可以安下心来好好的过日子了。

    其实在之前端方和杨文鼎就研究过这个问题,逆军是怎么聚集起了这么多的“革命群众”的?靠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狗屁的革命宣传,完全是以投名状的方式将老百姓都捆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清军收复宁乡以后,如果真的按照大清律来对待老百姓的话,这些老百姓十之**都是有罪的,甚至大多数都是死罪,如果真的这么判了的话,宁乡这片地方几十年之内怕是都不能安定下来了。思量再三,在请示了隆裕太后和摄政王之后才定下了这颁布局部特赦令的办法。

    至于投诚的逆军第三旅就没有那么的好命了,端方接受第三旅的投诚,但是却也不能对这支由倒戈清军为主体组成的部队什么都不做,如果真的那样的话,以后部队在打仗的时候谁还会给你拼命啊,大家都投降就是了,反正投降了以后还可以回来啊,而且不用担心受到什么处罚。端方给出第一个条件?:对于前巡防营的,所有管带一下的官兵实行十一抽杀,不过杀掉的这部分的官兵可以以殉国计,享受一份朝廷的抚恤和优待。第二个条件:对于第三旅的所有官兵,包括那位现任的旅长,全部自断左手的尾指,以示惩戒,不过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关怀,朝廷会每个人补偿三个龙洋的药钱。第三个条件:对于那些被逆军安插进来的亲日分子则由第三旅自行进行甄别,然后自行处决,总数不得少于五百人。

    就这么一番整治下来,这个第三旅的问题也算是基本上解决了,可是对于端方而言,他的战斗却并没有因为焦达峰窜入了雪峰山区而结束,相反的,近两万人(含裹挟的一万多青壮)的逆军等于是一把利剑时刻的悬挂在了端方的头顶上,随时都可能落下来,这让端方和杨文鼎这两位封疆大吏丝毫都感受不到收复宁乡县城所应有的那种喜悦。

    ——

第四百七十六章 端方复宁乡[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