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七章 电子管狂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百三十七章 电子管狂想

    宣统三年(1911)五月二十八日川北西南铁道学堂

    一间不大的车间里,武太行正对着眼前的一盏电灯发呆,时不时的还开关一下电灯,好似一个刚刚看到电灯的小孩子一样,在他的身后,西南铁道学堂校长原俄罗斯海军工程兵上校巴甫洛夫和一干教职员工则就肃立在那里用一种企盼的目光盯着武太行,丝毫不觉得对方的举动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这是一只灯泡不假,可却又不是一只简单的灯泡,因为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灯泡不一样,这是一只使用钨丝的灯泡,保宁府已经大规模推广使用电灯有一段时间了,可是这个时代的电灯泡却大都是使用日本竹子作为灯丝的灯泡,寿命有限不说,发光也不稳定,这让武太行有些无法忍受,特别是在熬夜工作的时候,时常都会发生灯泡突然就坏了的情况,就算是最好的美国进口灯泡也不例外。

    于是武太行便想起了另一个时空中使用的钨丝灯泡,虽然在他来的那个时候钨丝灯泡正在被逐渐淘汰,可是不容置疑的是钨丝灯泡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照明工具,在现在的工艺水平下完全可以制造,所以他便索性委托德国洋行进口了一套白炽灯生产线,开始自己摸索着生产使用钨丝作为灯丝的灯泡。

    一开始武太行还纠结拉制钨丝的问题,可是后来一查才知道,原来早在光绪三十三年便有人已经解决了钨丝的制备难题,现在市场上不仅有钨丝可以购买,甚至连他想要的钨丝灯泡也有,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现在市场上钨丝灯泡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不大罢了,武太行索性也购买了这种钨丝灯泡的生产线和工艺。

    不过等到手之后他才意识到这条自己寄予厚望的生产线有多么的落后,而生产工业也并没有先进多少,灯丝是单螺旋的,和气体接触面积大,容易挥发,效率也不是很高,充入了惰性气体防止钨丝挥发是不假,可也只是单纯的氮气,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武太行在并没有急着生产,而是按照自己的记忆指示西南铁道学堂进行技术升级。

    单纯的氮气被改成了效果更好且最为经济的氩氮混合气体,单螺旋的灯丝被改成了双螺旋的灯丝,灯丝支架被改成了钼丝的,这才有了眼前的这只灯泡,也是最接近武太行记忆的一只灯泡,看到了眼前的这只灯泡,他觉得也对得起自己从飞机上拆下两只普通灯泡给学堂的这些家伙做样品了。

    “能到达到你们给出的这些数据吗?”看着巴甫洛夫交出的测试表格,武太行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大家看来这都不过是一枚灯泡罢了,决计是不值得他专门跑来这里一趟的,可是他的心里边却是比任何人都清楚,高质量的灯泡=电子管,现在的二极管也好,三极管也罢都还处于试验阶段,质量一般,应用并不广泛,可是这却并不表示电子管就没有前途,要不了几年的时间,电子管技术就会像病毒一般扩散开来,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准备好相应的条件,为中国的电子管发展创造条件和机遇,相信以自己前瞻的眼光,一定会让这个时空中的中国不至于落后世界。

    “虽然其中不少数据譬如使用时间都是计算得出的,但是都是通过严谨的计算得来的,完全经得起检验!”巴甫洛夫虽然只是一名工程兵上校不是科学家,但是好歹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这种寿命是竹炭纤维几倍的钨丝灯泡他还是能够看到其美妙的前景的。

    “那条使用竹炭纤维的灯泡生产线可以改造吗?”这一次一共进口了两条生产线,其中一条是钨丝的,另一条则是使用竹炭纤维的,两条生产线虽然相近,但是区别还是有的,就武太行的角度来看,自然是不希望保宁府还继续生产那种注定会被淘汰的竹炭纤维灯泡。

    “完全没有问题,事实上对生产线的改造设计已经完成了,现在就等着川北重工那边的设备生产了,只要相关的零部件和设备到位了,几天之内就可以完成改造。”巴甫洛夫拍着胸脯保证道。

    “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研究进行的怎么样了?”武太行继续问道。

    “这个,将军,对于电

第四百三十七章 电子管狂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