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一章 京师亦难宁(1A)[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百一十一章 京师亦难宁(1A)

    宣统三年(1911)五月十七日北京摄政王府

    自从宣布铁路国有之后,摄政王载沣就在北京城闻到了一些阴谋的味道,立宪派、北洋系都在上蹿下跳四处活动也就算了,连日本、英国、俄国、美国等列强都隐隐的动作了起来,陆军部侦知司的情报显示日本人在不久前甚至从旅顺调走了一批军火,在政治上愈发成熟的他知道,一场大的政治风暴已经开始酝酿了,只是不知道这场风暴会以怎样的一种方式爆发。

    暗流中的种种势力在谋划着什么,载沣也同样在做着准备,这几天来这位摄政王的足迹出现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官员、亲贵、士绅、使节,甚至连城中一些隐世多年的帮会大佬都得到了摄政王的青眼。姿态不可谓不低,态度也不可谓不诚恳,以至于之前对皇族内阁怨声载道的一部分人也转了风向,居然有人开始在报纸上称赞摄政王勤政爱民,尊重舆论了。

    除了常规的手段可角力之外,载沣自然也做了最坏的打算,这十几天里,载沣不断的利用手中的权利将人员物资武器弹药调拨给禁卫军,陆军部海军部两个衙门在直隶地区的大小库房,除了金库之外都由禁卫军接管或者是暂管。换句话说,今后陆军部哪怕是从北京城给地方部队调拨一发子弹也是要经过那五点头的。

    除此之外,载沣还将一直由陆军部控制的江南制造总局,也就是沪局也交给了那五,由那五主导一切。本来按照这位摄政王的意思是想把山东德州的北洋机器局,还有金陵机器局(宁局)一起划拨给那五管理的,奈何这两处地方一个是袁世凯的禁脔,一个则是两江总督的心头肉,若是轻易动了的话,只怕朝堂上会变得更乱,所以虽然是意动的很,但他最后还是忍住了。

    那位说了,江南制造总局怎么着也算是大清国最大的兵工厂吧,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又在两江的地界上,没理由载沣动了两江总督方面没有意见啊,这一点还真的不一定,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这江南制造总局虽然大,可却也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当年李鸿章的时候还好些,可自从李鸿章把这交出去以后就变样了,每年靡费国帑无数,可是制造出了的武器却又不尽如人意,且价格高昂,远超外购。加上冗员众多,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等,所以地方上的这些督抚一般都不愿意过分的插手制造局的事物,生怕一个不留神便陷入制造局的那一堆堆乱七八糟的事情里。

    而陆军部对于江南制造总局同样是头痛万分,交给两江吧,两江不愿意要,交给海军吧,海军的那群猴精居然把造船部门单独划走了。官督商办吧,还真的找不到那种冤大头。至于日本人倒是对着江南制造总局流口水,可关键是陆军部就算是再不愿意那天也不敢将这样一座大型兵工厂交给日本人啊,所以也只能每年出些银子,让江南制造总局能有些工开,不至于散了,生产出来的武器则作价充作军费强行摊派给地方上,至于有几成最终不能使用就不是他们需要担心的问题了。

    载沣一时没想明白,提出了将部分制造局交给禁卫军直接管辖,以保证禁卫军武器弹药补充,荫昌当时便提出将大清国最大的兵工厂也是唯一一座完全依靠陆军部拨款运作的兵工厂交给禁卫军,态度极其恳切,以至于回过味儿来的载沣都没法改口了,只得将江南制造总局这个烫手的山芋给接了下来并交到了那五手中。

    “王爷,老奴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沪局的一切人事任免都必须由老奴一言而决,不管是陆军部还是两江总督衙门都不得干涉,也不得掣肘,能如此,老奴相信一年之内让沪局收支平衡还是可以做到的。”那五在上海剿匪的时候也曾对江南制造总局有一些了解,说一千道一万,其实江南制造总局的问题就一个,那就是“人”,只要是用对了人,那五不相信自己连一个小小的兵工厂都搞不好。

    “准了,但是本王也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不能杀人,沪局即便是不想要的人也不能随随便便就给杀了,一律要解送陆军部处置,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哪怕是沪局上上下下的人都换了,本王也绝对支持!”载沣虽然有魄力进行改革,但是却不表示他一点顾虑都没有,江南制造总局开办了几十年,各种关系早就盘根

第四百一十一章 京师亦难宁(1A)[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