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三章 副总兵驾到(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八十三章 副总兵驾到(下)

    宣统三年(1911)五月十一日下午广元城南大兵营

    “是这边上的川北重工自己设计生产的,目前我三十五协已经基本完成了冲锋枪的配置,并且开始了储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大清国的军队怕是都要装备这种新式武器了。”武太行说话间指着旁边一片连绵不绝的烟囱非常自豪的说道,相比军队建设,保宁府的经济建设更让他感到欣喜。

    “自己生产的?这,咱们大清国的工艺水平什么时候这么高了?”蔡锷听了武太行的话略微一愣,心中的震惊更甚了,川北这里之前可能是大清国最闭塞落后的地方了,可就是在这个地方,短短几年的时间,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现在居然都能够生产这种高精密度的武器了,虽然在泰西强国制造这种武器算不得什么,可是在大清国能够制造出这么精密的武器可就不一样了,要知道大清国现在最好的宁造步枪也脱不了粗制滥造的窠臼,最多就是能用罢了,除非是送往陆军部的样枪,不然的话是绝对不会这么精致的。

    “确实是川北重工自己生产的,经过德国技师和工程师的培训,现在整条生产线上所有的生产工艺都是咱们自己人所掌握,可是说这条枪从下料到组装都是咱们自己自己的人在做,唯一不足的就是目前为止川北自己生产的钢铁品种还不足,所以这条枪差不多有一半零件所使用的钢材是进口的,不过根据目前的计划,用不了多长时间这种情况就能够解决了,因为咱们从意大利买的另一座钢铁厂要不了多久就能到了,当然了,如果不考虑枪械品质的话,目前咱们生产的钢材也不是不可以用做代用。”武太行继续显摆。

    “另一座钢铁厂?难道这里这么多的高炉生产的钢铁还不够咱们使用吗?”蔡锷已经看到了嘉陵江边林立着的无数小高炉,他下意识的以为武太行说的钢铁厂就是这些半土法半机械化的自制锅炉,须知在大清国能够看到这样大面积炼铁高炉的地方怕就是汉阳了,能够在这里看到这样大面积的高炉确实已经够“惊吓”的了。

    “松坡,其实这江边的这片冶炼群只是川北重工下属的钢铁冶炼部门,算不得钢铁厂,保宁府第一座现代化的钢铁厂其实是在南江县的北部山区,为了交通方便,才专门修了这么一段铁路,当然了,咱们的钢铁厂现在和汉厂还没有办法相比,川北钢铁厂一年只能生产三万吨生铁,两万吨钢锭和一万吨的钢铁,还处于起步阶段。”

    “伯爷,这真的是太惊人了啊,若是汉厂的那些老爷们知道您在川北这里搞出了这么大的一座钢铁厂的话,怕是一个个的脸色都要变绿了。”蔡锷此时的心里边怕是只剩下了震惊了,只是他现在是越发的不明白为什么武太行是到底看上他哪一点了,以现在川北的基业,眼前这位威毅伯只要是振臂一呼,还愁没有人投入麾下吗?

    “松坡,走,咱们去靶场,也试试这新枪的成色,你别说,我也老长时间没打靶了,这身子都快生锈了。”武太行哈哈一笑便拖着蔡锷往旁边的靶场走去,正在靶场组织训练的德国教官见武太行过来了便带队让到了一边,开始进行枪械的拆装保养训练,在三十五协,士兵的武器使用训练当中,武器拆装保养、故障处理、简单维修都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伯爷,在大清国,除了在军校里,下官还真的是第一次见到有部队进行这么细致的枪械使用训练,北洋军还好一些,南方诸省的新军士兵怕是连会拆装枪械的人都不多,所以下官在选择枪械的时候会尽可能的选择那些不需要进行复杂养护,且可以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枪械,不然的话,真的临战时士兵手里的枪械到底能不能打响都不好说了。”蔡锷看到靶场附近的一座座敞开的帐篷里,中德两国的教官要么对着黑板讲解武器的使用知识,要么就是在那里进行实操演示,打眼一看便可以判断出培训水平的高低。

    “基础不打牢固了,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现在全国都在叫嚷着训练新军,可是实际上呢,把一群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训练成

第三百八十三章 副总兵驾到(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