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步兵炮定型(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步兵炮定型(下)

    宣统三年(1911)四月二十一日四川广元川北重工靶场

    “启禀大人,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试制了一种七十毫米口径的高爆弹,根据卡恩先生的意见,在目前的远东地区,高爆弹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支援步兵作战的需要,毕竟按照大人的计划,这种炮只是作为步兵支援火力存在的。”徐德庆在说话的时候不忘用眼角扫了一眼一旁高傲的德国人。

    在川北重工搞出这种火炮的时候,身为德国顾问的卡恩第一时间就否定了这种火炮,因为从德国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重量,这样的身管比例都不是一款成熟火炮所应该具备的,可是火炮试射的效果却让一众德国人都大跌眼镜,一个个的现在都开始虚心起来了,因为如果只是这一款火炮的话,这些清国人显然已经走在了他们德国人的前边,至少在德国陆军的装备序列中还没有这样一种轻便且火力适中的火炮,在战场上,这样一门步兵炮对步兵火力的提升绝对不是一点两点的。

    “38公斤高爆弹?那为什么这些炮膛的磨损会差了这么多?”武太行又将手向炮膛里探了探,用手指感受了一下膛线的磨损情况,作为一款身管比例这样小的火炮,按说膛线不应该磨损的这么厉害啊,乖乖,其中一门都有些花掉了,这得打多少炮弹啊。

    “启禀大人,所有的火炮使用的都是同样的炮弹进行试射,这几门磨损严重的火炮是因为使用的是咱们广元自产的炮钢,其中磨损最厉害的一门使用的还是咱们使用小高炉冶炼出来的炮钢,就是09式前装山炮使用的那种山炮,而磨损的轻的那几门用的则都是进口的炮钢和轨道钢,其中表现最好的则是巴德诺夫中将给咱们提供的英国炮钢,甚至要比德国的产品都好。”徐德庆连忙解释。

    “差距这么大啊,川北钢铁厂不是换了新设备和新工艺吗?难道还生产不出堪用的炮钢吗?”听徐德庆这么一解释,武太行也就释然了,为了控制成本,军工生产部门使用多种不同的材料进行比对试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日本人的九二式步兵炮是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产品,不说别的,单单是在原材料方面就肯定是比现在要成熟许多,而保宁府的钢铁生产又刚刚起步,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都是可以理解的。

    “09式山炮使用的炮钢只能承受200发左右的射击便无法进行继续射击了,炮管磨损严重,甚至出现了轻度的变形,除非咱们将炮管的厚度加强到目前的三倍,否则的话,这种炮管显然无法满足部队的需求;川北钢铁厂生产的炮钢质量要好一些,之前咱们生产的迫击炮也开始逐渐的使用这种炮钢,可就是这种目前为止咱们能够拿出来的最好的炮钢,也只能满足600发左右的安全发射,炮管同样出现了严重的磨损和形变;而德国方面愿意提供的炮钢则可以满足800发炮弹的安全射击需求,而且在打完了八百发炮弹之后虽然炮管磨损同样严重,但却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形;至于那门磨损的最轻的火炮,用的则是巴德诺夫中将秘密提供的英国炮钢,在射击了1000发炮弹之后,火炮炮管磨损轻微也没有出现形变,之所以不敢继续进行试射,是因为在打了1000发炮弹之后,跑堂内壁的镀铬层因为技术不过关已经全部毁了,继续射击的话,谁都不敢保证会不会出问题。”徐德庆开始捡着最有代表性的四门火炮向武太行一一的做出解释,至于那几门使用轨道钢或者火车车轴钢材充作原料生产的炮管则根本就没有介绍。

    “德国人没有解决的办法那?鲁道夫先生,您以前不是在军工厂工作过吗?”武太行点了点头,看来最终还是差在原料上,想想也是,根据一些《回忆录》记载,在抗战后期八路军新四军就开始大规模的普及使用这种步兵炮了,可是一直到解放后,除了东北三省和湖北之外,中国的其他地方都生产不出堪用的炮钢,很多时候一门火炮打上一个基数的炮弹就需要更换炮管,如果不是在战争时期的话,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能被一线部队所接受的。

    “大人,请恕我直言,这种火炮的炮管设计的实在太薄了,在我们欧洲,七十毫米的火炮是绝对没有设计师刚将火炮的炮管厚度设计的这么薄的,如果您能够允许我们增加炮管的厚度,我敢保证,即便是川北钢铁厂生产的炮钢也最少能够满足火炮射击1000发到1500发,完全可以满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步兵炮定型(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