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黔北风又起10[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五十四章 黔北风又起10
宣统三年(1911)三月十七日凌晨黔北遵义
逆军炮兵一刻不停的炮击让蔡锷已经可以断定程德藩这是要突围了,可是对于逆军想要突围的方向他却也是拿不准的,以目前遵义所处的这个位置来看的话,逆军不管是往哪一个方向突围都是自寻死路,他不相信程德藩看不到这一点,可逆军却还是果断的决定突围了,难道程德藩从来就没想过要死守城市或者是以城内百姓为筹码和自己谈判吗?
因为拿不准逆军突围的具体方向,蔡锷只得将唐继尧的骑兵部队还有撤下来休整的罗佩金七十四标充作预备队捏在手里边,此外还将大约两千人的巡防军放在忠庄镇休整,这样一来,清军用于应对突发情况的部队就达到了五千人左右的规模,结合逆军之前的战损,蔡锷认为这些部队已经足够了。
刚过子时,之前一直都相对安静的遵义城突然有了动静,遵义城的东门和东边的两座水门同时打开,一股超过三千人的队伍从中涌了出来,这支队伍出城之后没有和城外清军的警戒部队纠缠,而是直接越过了仍在逆军手中掌握的小堡,沿着官道一路向礼仪镇的方向奔去,远远的看去,数千只火把在夜色中一路向东延伸,就好像是一条火龙一般。
蔡锷第一反应就是这一定是逆军的佯动,因为礼仪镇那边的桥梁已经被逆军自己摧毁了,新的临时桥梁还没有架设起来,逆军突围向那个方向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更不要说礼仪镇还有练军两个营差不多四百人守在那里,到时候就算逆军想要泅渡过河抵达礼仪镇也是要付出相当代价的。
不过让蔡锷等一干清军将领大跌眼镜的是似乎逆军早有准备,这些逆军根本就没有打算强渡礼仪镇渡口,而是沿着原来的桥梁向北行进了三四里地,来到了一片芦苇荡,然后变戏法一般的从芦苇荡中推出了几百艘芦苇轧制而成的小船,利用这些小船和一些毛竹排,逆军在短短半个时辰的时间内便弄出了两座浮桥,紧接着便开始了大规模渡河。
老实说这会儿除了蔡锷之外,几乎所有的清军将领都有些动摇了,特别是看到遵义城里又开出一大队的手推车之后,有些沉不住气的人便开始请战了,因为这规模,这架势,怎么看着都不像是佯动作战啊,放走了逆军的主力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枪未发便放走了逆军的主力,这种事情一旦传到了北京的话,不光是蔡锷,今天遵义城外的中高级军官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好果子吃。
不过蔡锷却还在等,逆军在凤凰山上的炮兵阵地没有一点儿慌乱的景象,遵义城内也静悄悄的,没有骚乱,也没有焚毁物资的景象,他不相信逆军在大规模撤退的时候还能够将部队约束的这样严格,整个防线甚至连一点松动的迹象都没有,所以蔡锷在得到了逆军已经渡河的消息之后仍在非常坚决的等待,等待前线传回新的消息。
没有一会儿,礼仪镇方向的清军便向清军在平庄坝的观察哨发来了灯火信号,言称这些逆军在渡河之后为了继续东进选择了进攻礼仪镇的清军防线,不过在进攻中清军发现正在进攻他们的并不是什么逆军精锐,而是一些仅仅装备了一阵竹枪的平民,礼仪镇的清军标统请示是不是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解救部分被逆军裹挟的平民。
对于礼仪镇清军指挥官的建议,蔡锷并没有同意,理由很简单,礼仪镇周边肯定不会仅仅是一些组织起来的平民,其中应该还有相当数量的逆军部队存在,否则的话,一些平民也不会脑子坏掉了来拼命的进攻清军阵地。如果清军做出解救平民的举动的话,很可能会被逆军攒了空子,礼仪镇一旦有失的话就等于是在自己的包围圈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到时候势必会影响到自己整个的战役部署,预备队的兵力也会被进一步的削弱,这都不是蔡锷想要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做出取舍。
礼仪镇这边的战斗还在继续,遵义北边的董公寺方面又有了动静,一伙儿逆军部队,大概一百多人利用羊皮囊凫水进入了董公寺码头,突然出现在了驻扎在那里的清军部队面前,这支全部装备了七连发手枪,身上捆满了炸药的小部队战斗力异常强悍,在交火开始后不到两刻钟便一举攻下了位于镇公所的清军指挥部,清军一名管带,两名帮带在内的近三十名官兵被其全歼。清军在董公寺镇剩下的唯一一名管带面对逆军猛烈的攻势,不得不将手中残余的四十多人全部撤到了河岸边
第三百五十四章 黔北风又起10[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