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黔北风又起5[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四十九章 黔北风又起5
宣统三年(1911)三月十六日凌晨金竹坪清军大营
战争总是充满了意想不到,在遵义城下,蔡锷因为第二突击集群的延迟正承受着逆军的巨大军事压力,在乌江南岸的金竹坪清军大营,坐镇这里的云贵总督李经羲也遇到了之前没有想到的变故,在之前一直被蔡锷认为不会做出太大胆举动的逆军乌江南岸守军也动了,而且动的很大,金竹坪西北乌江北岸的逆军部队既没有寻找唐继尧的骑兵部队决战,也没有向东攻击丁锦七十三标固守的通道,而是干脆集中所有兵力在夜幕和大雾的掩护下渡过了乌江,直接出现在了金竹坪大营的正面。
三千多的逆军突然出现在金竹坪附近确实大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因为此时偌大的金竹坪清军大营其实是非常空虚的,里边只驻扎了巡防军五个营,李经羲的总督卫队,以及一部分的后勤辎重部队,总兵力还不到三千人,而这三千人的部队中,有战斗力的只有巡防军和李经羲的总督卫队,加在一起只有两千多人,在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一时间甚至有总督随员建议李经羲离开大营,前往清水口暂避,因为蔡锷为了控制整个湘江流域的态势,将十个营的预备队摆在了清水口,而且清水口同样拥有完善的防御工事,还有部分的巡防军水军驻防,比空虚的金竹坪大营要安全的多。
云贵总督李经羲断然拒绝了率军东撤清水口的建议,虽然那样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可是却等于是将整个的金竹坪拱手让给了逆军,金竹坪是什么地方,是黔北清军的大本营,这里囤积着黔北清军半数以上的粮食和弹药储备,而且肩负着向北岸的清军突击部队供应给养的任务,一旦金竹坪丢了,就等于是将整个北岸的清军后路给断了,李经羲虽然是一个文官,可是在危急时刻却是比一般的武将都要果断。
当时李经羲便命令大营内的五营巡防军和后勤辎重部队立即组织防御,依托大营周边的工事抵御逆军可能发起的进攻,与此同时,他则将自己的卫队全部都派了出去,向正在准备进攻的逆军渡江部队发起了主动进攻,既然人数不足,也没法严密的防守大营,李经羲干脆就放弃了要固守待援的念想,而是组织部队采取主动进攻的方式来迷惑逆军,一方面是打乱逆军渡江部队的部署,另一方面则是要让逆军摸不清自己的虚实。
李经羲的这支卫队虽然没有经历过什么战火的考验,可是作为云贵总督的卫队,不管是装备、训练亦或是粮饷供应上这支部队都是最好的,所以这战斗力和士气都是很好的,双方一交火逆军这边就乱了起来。首先,双方在武器上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逆军这边装备的是川北造的夏普来复枪,而云贵总督卫队装备的则是一水的法国步枪;逆军这边四个步兵团的部队只装备了十几门铁炮和一门格林炮,弹药也不充足,云贵总督卫队则装备了四门德国造的机关炮;弹药上就更没有办法比了,逆军一个士兵只有二十发子弹,而且在白天的战斗中消耗了不少,而云贵总督卫队的一个士兵身上则足足有一百发的子弹,换言之根本就不必为子弹的问题发愁。
不过逆军的前线指挥官也不一般,在觉察到了己方的劣势之后立即转换了作战计划,正在和云贵总督卫队交火的部队立即分成了三个部分,两个步兵团在原地构筑工事继续和打过来的清军对峙,而另外两个步兵团则兵分两路,一路从西边绕道进攻金竹坪清军大营,而另一部分则向东,直奔乌江上的三座浮桥而去,很显然这才是他们此次攻击的重中之重,想来那位大胆的逆军指挥官自己也不敢保证能够奇袭金竹坪大营成功,所以便力求稳妥的将目标指向了乌江上横亘着的这几座浮桥。
之前的时候我们就曾经说过,受制于乌江特殊的水文和地理环境,乌江上能够搭建浮桥的地方其实并不多,而适合搭建浮桥且有靠近官道的地方就更少了,在清军做布防的这一江段上,附和这一条件的地方只有一处,而且只够搭建三座浮桥的,只要逆军摧毁了这三座浮桥,就等于是断了蔡锷的一条臂膀,毕竟近两万大军的补给消耗靠着清军手中不多的
第三百四十九章 黔北风又起5[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