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铁道学堂兴4[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态部落很可能就会毁在自己的手里边,心中便是一阵阵的不忍,要知道这些从某种意义上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和这个国家璀璨文化的一部分。
“大人,切不可因小失大啊,难道大人没有听闻在金沙江南,段祺瑞已然开始了新一轮的改土归流,山民野人尽数下山充作良民,使其耕作为生,照这样下去,几十年后,金沙江南岸比会成为我朝的铁桶江山啊。”见武太行有些犹豫,林青彦便提起了那位一直想和武太行在四川争锋的北洋之虎,当然,作为一名资深的老官油子,他可不认为段祺瑞有和武太行争锋的本钱,不说别的,仅仅是保宁府这里西南最强的工业实力就足以压垮对方,听自己儿子说水师那边现在都开始制造铁甲舰了,现在若是有人告诉林青彦保宁府背后不是那五的话,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改土归流,可是川北山多地少,虽然这几年知府衙门也鼓励百姓开荒,但是这土地的数量终究还是有限,就算是本官将这些羌人和难民都赶出山来,咱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土地给他们耕作不是?”武太行一听到土地便有一些头痛,川北的土地实在是太少了,现在又要搞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每个月新增的那点新开荒地恰恰能够弥补被占掉的耕地,如果不是自己有先见之明大规模推广土豆种植的话,怕是现在本地出产的粮食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了。
“种地?大人说笑了,一群山民野人,他们哪里会种地耕作,把土地和农具分给他们,那就等于是浪费,下官的意思是现在这南江的矿山普遍缺少工人,特别是金矿银矿那边,经常都会死人,如果可以的话,这些人赶出山以后,下官希望能够将他们全部送到矿山做工,以弥补我们人力紧缺的情况。”林青彦这话说的也不尽都是事实,其实在大清国还真的就不缺劳工,特别是去年湖南大灾,现在眼瞅着开春了,这难民每天都会一船船的运到保宁府,他之所以这么热衷于使用羌人,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省钱,被军队赶出山的这些人一定会被列入劳动改造的序列,是基本不需要付钱的,即便是付钱也要等到他们劳动改造之后再支付,当然这其中就有一个前提了,那就是这些人要有本事活到领工资的那一天。
“林知县,你的想法本官理解,不过咱们保宁府现如今还真的就不差这点钱,这样吧,原则上本官同意你将山民尽数赶出秦岭的意见,只是不能一刀切,对于那些一向对朝廷友好的部落必须要慎重对待,另外就是这些人出来之后,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必须要按照正常标准给付工资,不得克扣,不得拖延!”武太行摆了摆手,开玩笑,因为人民银行的出色表现,自己现在手里边最不缺少的东西只怕就是钱了,难道还差几个“农民工工资”,自己好歹也是个有操守的封建官员,不是什么劳什子的后世“统治阶级”。
“大人说的是,是下官的眼界浅了。”武太行这么一说,林青彦立即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连忙便认了一个错。
“子秀(林君豪字)最近干的不错,把我三十五协的炮兵操练的有声有色,就连那些德国人都竖大拇指,林知县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啊,一门两父子均是我大清国的栋梁之才!”武太行见气氛有些不对,便提起了林青彦的幼子,也就是三十五协炮兵标标统林君豪,这个自己最初不是很看好的军官,现在居然成了连霍夫曼都称赞不已的优秀炮兵指挥官,这实在是一个意外的收获,现在看来,这林青彦父子都是很有能力的。
“还是全拜大人的栽培,若是没有大人的栽培,就那个臭小子,充其量能在巡防军混个管带就顶天了,下官一家就是肝脑涂地也是难报大人您的知遇之恩啊!”提到林君豪,林青彦脸上闪出了一丝得色,当初把小儿子交给武太行,更多的是充作人质和耳目,可没想到现在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因为儿子的缘故,他已经隐隐的进入了武太行的核心圈子。
“还得要靠子秀自己有本事,否则的话,本官也提拔不了他,现在咱们还只是有一个三十五协,不过这种局面相信很快就会改变,以子秀的能力,一个协统,或者是统制都是有可能的,毕竟他还年轻啊。”武太行郑重许诺。
——
第三百三十二章 铁道学堂兴4[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