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九章 武士英投贼[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一十九章 武士英投贼

    宣统三年(1911)二月十七日黔北遵义

    乌江一战,程德藩以绝对优势之兵力火力重创清军渡江部队,取得了歼敌数千,俘获过五百,缴获无算的空前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大汉救**的士气,一些刚刚加入大汉救**,抱着投机心态的人员则看到了新的希望,特别是黔北地区的一些土司头人,清政府长久的高压反分裂政策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对政府很不认同,可摄于清军的威势他们又不敢轻易的帮助大汉救**,一直都在观望,此次“乌江大捷”就像是一块发码一样将他们压向了逆军一方。

    短短几天之内,大汉救**的兵力居然从乌江一战之前的一万人左右急剧膨胀到了近一万五千人,虽然新增的这些山民现在还只能算是乌合之众,可身体强壮,矫健勇悍的山民土兵显然和从遵义城乡强拉来的壮丁有着本质的区别,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些人从骨子里就对清政府不是很认同,只要稍加训练便可以成为坚定的“革命战士”。而且那些土司头人还随人带了不少的武器来,弓弩长矛自不必说,居然还有不少的枪械,虽然火绳枪、燧发枪、单发步枪、连发步枪种类“齐全”,可却极大的缓解了大汉救**武器装备上的不足。

    乌江一战,大汉救**确实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拼拼凑凑足有上千件的样子,可问题是清军并没有给他们留下足够的弹药,散落在战场上的弹药集中起来居然只有一万多发的样子,其中还有不少是不合膛的弹药。可为了能够在乌江江岸聚歼清军的主力部队,程德藩却一次性调动了差不多七千主力部队和手中几乎全部的技术兵器,消耗子弹六十万发,炮弹数千发,使得大汉救**本就不是很充足的弹药储备变得岌岌可危,如果对岸的蔡锷知道这一情况不管不顾的再次发起进攻的话,怕是程德藩连固守遵义的勇气都没有了。

    不过程德藩高兴的事情还是有不少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件便是武士英、邓浩两人从乌江对岸拉来了一支三百人左右的,装备齐全革命意志坚定的新军部队。别看程德藩一向以来对清军作战都很坚决,也不是很畏惧清军的新军部队,可是从内心深处而言,受过系统化教育的他却是清楚军队想要长期的和清军对抗下去,正规化是必走的一条道路,像现在这样如流民一般一路打一路抢,用壮丁俘虏开道的方式注定是没有前途的,所以在他看来,武士英、邓浩的这三百人就是他部队走向正规化现代化的种子和希望。

    “武士英,你觉得咱们这支革命的队伍如何?”站在遵义城的城头,看着城下校场上正在进行的训练,程德藩觉得很满意,经历了战火考验的部队就是不一样,一支支营团级规模的部队从乌江前线拉回来之后整个的面貌都不一样了,训练更加的刻苦努力,军纪也比较以往严明了许多,更主要的是这些受伤沾了血的部队会更加坚定的站在“革命者”的一边。

    “部长同志,很让人振奋,我们的队伍已经发展壮大到了如此的地步,虽然比起叛徒蔡锷的新军还有一定的差距,可横扫清军的巡防军团练还是没有问题的!”武士英守在程德藩的侧后,小心翼翼的说道,虽然知道自己带人过江之后是一定会受到重用的,可是他却没有想到程德藩会让他一个新投过来,底细不清的人守在身边,如此近的距离,如果他武士英是清军细作的话,完全可以一击毙杀程德藩,只要程德藩一死,这黔北其他的那些革命党人又有谁能够节制住这万余彪悍的大汉救**呢?

    当然,这个念头只是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罢了,乌江一战,他亲自率队摧毁了清军的远程炮兵,使得蔡锷的一切部署都受到了影响,紧接着又带走了三百多骨干革命官兵,极大的动摇了南岸清军新军的士气,致使蔡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岸丁锦率部苦苦支撑却不敢调动新军渡江支援,直接导致了最后放弃来之不易的滩头阵地,他武士英现在就是清军严重乌江兵败的第一罪人,回头是肯定没戏的,他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坚定的跟随程德藩一路走下去,虽然遵义城中的种种见闻也让他感到了不舒服。

    “你呀,说话

第三百一十九章 武士英投贼[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