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焊接与造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章 焊接与造船
宣统三年(1911)二月三日川北川北重工
在冲锋枪生产车间和徐德庆又聊了聊子弹生产线的事情后,武太行便带周平的陪同下来到了江岸边的造船厂,与川北重工内德国技师正在逐渐减少的情况不同,在紧挨着川北重工的造船厂厂区里,德国技师几乎是随处可见,特别是几处大型船台附近,差不多有半数以上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都是德国人,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岗位,几乎一水的全是德国人在主导,如果没有那些留着辫子的学徒工的话,你一定会以为自己到了德国的某一座工厂了呢。
十年陆军,百年海军,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相比于陆军而言,海军的建设显然要困难很多,否则的话后世的话中国海军也不会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还远远的被倭国海军甩在后边了,所以自从打定主意要在这个时代有所作为后,武太行便开始一点点的打造自己的水面舰艇力量。
当然了,因为四川地处西南内陆的原因,武太行还有能力去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可靠着嘉陵江丰富的河运资源,想要操练出一支相对较强的内河舰队还是可以的,毕竟这路要一步一步的来,以现在保宁府的经济军事实力以及人才储备的情况来看,能够维持一支西南最强的内河舰队已经很不容易了。
就现在武太行能够掌控的四川水师(其实就只有保宁水师营)的力量来看一艘千吨级的浅水炮舰,四艘法国造鱼雷艇,二十六艘内河炮艇,十几艘运输船,已经足够横扫西南了,可一旦离开了西南,不要说是驰骋海洋了,就是清政府的长江舰队也是可以随便的拿捏四川水师的,毕竟双方的实力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想要将自己的触角从西南延伸出去,一支水面舰艇部队是绝对不能少的,虽然马上就要辛亥革命了,到时候大清国的海军也是可以瓜分的,可武太行却不是一个愿意等待天上掉馅饼下来的人,毕竟一个人的运气不可能总是那么好,再者说了,一直由闽系控制的大清海军现在内部争斗和倾轧也很厉害,指望着这些人搞点技术之类的还行,可想要从根子上强大这个国家的海军却不是简单说说就能够完成的事情。
所以一直以来,武太行就没有停止过想要独立打造一支海军的努力,从最初尝试建造木壳武装蒸汽船,到后来争取海军人才,一步步就这么坚实的走了下来,到现在,川北重工的造船厂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上百吨的钢壳炮艇了,虽然使用的装甲钢和蒸汽机还需要从巴德诺夫中将那里继续购买,可伴随着保宁府工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实现自产也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罢了。
如果只是建造一些一两百吨的钢壳船只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可看的,毕竟在后世一些沿海的乡镇工厂都能生产几千吨级的远洋渔轮,可之所以武太行要来这里好好的看一看,那是因为在造船厂里现在正使用一种全新的技术造船,一种绝对划时代的造船技术——焊接。
“鲁道夫先生,你们对这些焊缝的检验一定要抓紧了,千万不能有瑕疵,后期的表面处理也要跟上,一定要利用好咱们制造这些小型船只的机会,尽快的掌握厚板焊接的全套流程和工艺,为接下来咱们上马千吨级的大型船只打下基础啊。”看着船台上一溜排开的二十艘钢壳船体,武太行的心中在充满激荡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急切,在旁边,两个千吨级的干船坞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就等着巴德诺夫那家伙从海参崴拆来的设备了,等到船坞建好之后如果不能掌握厚板焊接技术,难不成自己真的还要继续使用铆钉造船不成?
“大人,您真的确定要使用这种技术来制造千吨级的船只?”听完武太行的提问,一旁的老鲁道夫额头上不禁渗出了一些汗水,千吨级的船只对他来说并不稀罕,这种船体的构件在德国的时候他也会经常加工,可问题是使用焊接的方式建造千吨级的船只在他看来就不是那么靠谱了,虽说这焊接技术现在应用越来越广泛了,可貌似还没有达到能够制造大型船只的地步吧,可是自己的这位雇主
第三百章 焊接与造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