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七章 程德藩南下3[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着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的三千大军一路浩浩荡荡的远去,李经羲不觉心中生出了一丝担忧,都传那贼酋程德藩是逆军第一猛将,连北洋悍将段祺瑞都在其手里吃过亏,万一这一次第三十七协不能取胜的话,怕是整个云贵都没有军队能够阻挡程德藩的兵锋了。

    转念一想,李经羲不觉一笑,或许自己真的多虑了,三十七协训练有素,装具齐全,蔡锷又是士官学校的高材生,加上遵义周边还有上万的巡防军和土兵能够调动,若是还拿不下程德藩的话,这大清的气数怕是真的就要到头了。

    不过李经羲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望着远去的大军若有所思的时候,在行进的队伍之中,另一双眼睛也同样在注视着昆明城头,这双眼睛的主人则是第三十七协协统蔡锷,要说蔡锷也是“老革命”,早在庚子年间,他便曾由日本秘密返回国内参加了自立军起义,日俄战争的时候他更是在国内青年军官中积极活动,提倡“联日拒俄”,甚至传说其曾经率领“拒俄义勇队”在盛京周边袭击俄军。

    虽然这些年他并没有真的参加同盟会,可是他却和同盟会有着稳定的联系,从他的角度来看,他认同清帝国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这个国家如果不能够发生本质性的改变的话,是迟早要被日俄两个近邻帝国主义国家瓜分掉的,而且从这些年他接触到的人和事来看,他觉得清政府已经**透顶的官僚机构很难完成国家的复兴,所以必须要打破这一旧制度的桎梏。

    可是最近一年,蔡锷的这一想法发生了动摇,很大的动摇,发生在四川、上海、广州的一幕幕血流成河的景象让他感到了疑惑,他相信暴力革命能够推翻腐朽的政府,可从来没有想过这场革命会给老百姓造成如此严重的伤害,几十万人的鲜血让他曾经炽热的大脑开始冷静下来,革命的目的是什么,革命的目的是让国家富强,百姓获得自由民主,可以有尊严的活着,可现在的情况是,在这场革命中,老百姓连最起码的生存的权利都没有了,那这场革命还有什么意义吗?

    朝廷的邸报上说逆军这段时间造成的平民伤亡超过百万,说是流血漂橹也不为过,虽然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出入,可蔡锷通过和同学还有朋友的信件来往可以确定,就算是没有一百万,最少也有七八十万百姓死在了逆军的屠刀之下,这哪里还是致力于改变这个国家面貌的革命者,简直和当年的洪杨逆军一样。

    换做是一回国的时候,如果接到独自领兵剿灭革命党的命令他一定会非常兴奋,因为很多时候这都是机会,绝佳的机会,因为他将有机会带着部队阵前起义,加入革命党的队伍,一起反抗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可是现在,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被李经羲推到了一个必须抉择的岔路口。

    要么,带着部队参加逆军,以他在滇军中的影响力已经同盟会在三十七协中布下的那些暗桩,想要做成这件事情应该不难,最起码下边的营哨一级的军官中自己就知道不少人是同盟会成员或者同情同盟会,可是这样一来势必会进一步的加强程德藩所部的实力,按照之前程德藩屠戮川南的行径,难保这个家伙不会在贵州搞出更大的动静来,到时候死的还是老百姓,难道这就是自己想要的吗?

    如果不参加逆军,那自己就只能摆开阵势和逆军开打了,虽然下边那些青年军官一定会搞出一些事情来,但这些人毕竟是少数,三千人的大部队,没有自己的命令,谁都别想把队伍拉走。可问题是自己对自己的对手几乎是一无所知,陆军部也好云贵总督衙门也好,都不清楚程德藩的兵力和装备情况,而自己的部队呢,两标六营三千多人,看似不少,可十九镇的炮标、机关炮标、工程标都在桂北,自己手里的部队是一支纯补兵组成的部队,唯一的重武器就是每个营一门的马克沁机关炮,以这样的武器装备情况攻击城市,即便是能打赢也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一时间,骑在一匹矮小滇马上的蔡锷竟有些前路茫茫的感觉,就算是当年在日本险些被学校开除的时候他的感觉都没有这么糟糕过,此时此刻的他迫切的想要知道正在遵义的那支革命者的队伍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支队伍,是否值得自己追随。

    ——

第二百九十七章 程德藩南下3[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