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试制钢盔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六十二章 试制钢盔成
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三日广元川北重工
北京城发生的风风雨雨并没有影响到保宁府的建设,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尽管天气已经转凉,但每一个人都心都是火热的,身上充满了干劲儿,因为大家都能够从自己的工作中看到生活的希望,坚信自己能够创造一个不一样的明天,事实确实如此,这片土地每每都会开创新的历史,就好像今天,川北重工又产出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西——单兵头盔!
说起头盔,每一个人都不陌生,大清驻扎在康藏的边军一直到现在都装备着头盔,可是对于现代战争而言,这些头盔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了,笨重、防护力一般、容易暴露目标、遮蔽面积很小等让这种东西已经逐渐的沦为一种装饰性大于实用性的东西。
武太行接手保宁府的时候从各州县的武库中清理出了几千顶头盔,有铁的,铜的,还有牛皮的,历史也能从前明一直追溯到同光年间,兼职和几百年的头盔博览一般,这些东西在武太行看来,除了封存起来过些年当古董卖之外便没有什么用处了,但是这些头盔却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自己的军队,这个国家未来的军队必须要有一种先进的单兵头盔。
虽说这个时代近代头盔还没有真正诞生,但是从技术的角度而言,生产一种能够供军队装备几十年的先进头盔已经没有任何的问题,即便是在保宁府,伴随着川北重工引进的德国机器的不断运抵,也没有了任何困难。
另一个时空中的武太行曾经有一个原厂的35头盔,一直都是充作摩托车头盔使用的,轻便、坚固、精细、耐久的35头盔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在决定生产一款现代头盔的时候,他第一时间便将35的图形给画了出来,并按照自己的印象与认知简明的注明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一股脑的丢给了老鲁道夫。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德国老工人居然就依靠着一张外形草图和不足三百字的说明,真的就将35给搞出来了,当武太行看到老鲁道夫拿来的那顶头盔后,愣是惊的半晌没说出话来,太厉害了,这简直就是自己印象中的那顶头盔嘛,不对,应该更新一些,没有一点的划痕,也自然没有掉漆的地方,漆面处理的非常到位,拿在手里边居然没有反光的地方,比后世的凯夫拉头盔不敢说,但绝对比解放军早起装备的那些要强上许多,兴奋之余,武太行立马拉着老鲁道夫便来到了川北重工。
“鲁道夫先生,这种钢板应该不是咱们川北自己生产的吧。”来到生产钢盔的车间,武太行第一眼便注意到了一旁摆放的一堆大块钢板,表面泛着金属光泽,一点锈迹都没有的整块钢板,虽然川北重工现在已经具备生产少量板状刚才的能力,可却是绝对造不出这么爆的优质板材的,新的轧板机还在调试之中,所以他这一问的主要目的还是想知道这是些什么钢板。
“大人,按照您的要求,钢盔使用的是15毫米的钼钢板,可是现在整个远东都制造不出这种板材来,于是工厂便向德国少量订购了一批,主要是用来试生产,如果您满意的话,未来的钢铁厂将会专门开设一条生产线,生产这种厚度的钼钢板。”老鲁道夫连忙回答,老实说这位曾经参加过战争的老兵并不认为在战场上钢盔能有什么作用,可既然自己老板热衷这种东西,他就有必要保质保量的把东西给搞出来。
“大概有多重?”武太行颠了颠手里的钢盔,虽然他感觉不出比自己曾经的那个重,但也很关系实际上这东西有多重,毕竟钢盔这东西要戴在脑袋上,太重了的话也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你手里拿着的这个钢盔是一千四百克,换算成清国的单位应该是两斤六两左右的样子,完全符合您给我的标准。”老鲁道夫不理解的是武太行怎么通过一个简图和钢板的厚度就能大概估算出钢盔的重量,实在是有些不理解,当然更让他觉得困惑的还是大清的计量单位,太不好换算了。
“一千四百克,不错啊,能将重量压缩到这个地步已经很难得了,鲁道夫先生,能给本官介绍一下这种头盔的
第二百六十二章 试制钢盔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