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贲新军立(3)[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贲新军立(3)
宣统二年(1910)十一月二十日广元近郊三十五协炮标校场
“虽然部队现在装备的是前装火炮,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自己生产和列装后装火炮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所以对现有的炮兵官兵进行新式火炮的使用培训绝对不能松懈,虽然军官的培训上咱们可能有些欠缺,但是对于炮兵,特别是一线炮兵的培养绝对不能松懈,只要持之以恒,经过几年的战斗和摔打,这些士兵们总有人会成长为合格的军官的。”武太行没有注意到霍夫曼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绪,只是自顾自的看着炮兵训练场说道。
“这一点没有问题,岂是从我的角度来看,后装火炮的操作和保养要远远的比前装火炮简单,只不过对大人而言,没有相当的后勤保障能力和工业基础的话,会很困难,特别是在清国的内陆,几乎每一发的炮弹都需要从国外或者沿海的工厂运来,平时还好,一旦遇到战事根本无法保障,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川北已经有了生产现代火炮的能力,只要战争的烈度不是很大,完全可以保证弹药的供给,我觉得未来的一两年之内部队全部列装后装火炮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够解决的事情,川北钢铁产量虽然不低,但是能够达制造火炮要求的也不多,所以本官托巴德诺夫中将从英国购进了一批优质钢材,都是军用级别的,专门用于生产咱们自己的后装火炮,根据川北重工的德国技师估算,最多半年,咱们自己生产的后装火炮就可以大规模下线了,到时候我希望部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装备并形成战斗力。”武太行说的这种火炮就是另一个时空中的九二式步兵炮,从运五机舱里找到的那几份武器图纸后武太行便将仿制的任务交给了川北重工,在德国技师的帮助下,川北重工不久前拿出了样品,可看着炮管被加厚加长的步兵炮,武太行实在是看不到这东西和自己印象中的那种轻型火炮有什么相像的地方,乖乖的,一点一吨,开玩笑呢,这么重的话,自己不如想办法从国外购买一批这个级别的火炮就是了,因此才拖到现在还没有让这种火炮投产。
“川北重工那边给部队送来了四门样炮和几百发的教练弹,虽然现在这些火炮和大人设计(不然哪里来的?)出的那种火炮差距很大,但是基本的构造和操作流程都不会有大的变动,用于训练士兵是足够了,最多三个月,士兵们就可以掌握这种火炮的使用方法。”老实说霍夫曼觉得武太行在后装火炮生产的这个问题上有些过于执着了,那可是三英寸级别的火炮,能够将重量控制在一点一吨以内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连自己熟识的德国技师都称赞这种火炮是同级别步兵炮中的翘楚,可是自己的这位雇主兼女婿却并不满意,坚持要让这种火炮达到他设计的重量,几百公斤,会牺牲掉这种优秀火炮的多少射程和威力啊,或许这只对清国有意义吧?
“俄国人那边对炮台炮兵和水师炮兵的训练也不能放松,最起码不能让那些老毛子三天两头打伤人不是?”武太行的语气很平静,但是内心深处却是有些埋怨霍夫曼,原来因为军购的原因,担任炮台炮兵和水师炮兵培训的大都是俄国水兵,由于一些很复杂的原因,卡恩霍夫曼为首的德**官团并不愿意和对方过多的接触,很少过问训练情况,这就使得巡防团内部的外国教官形成了两个团体,训练也呈两个模式发展,从长远来看,这显然不利于部队的正常发展。
“这件事情不好办啊,俄国水兵都是现役官兵,有自己的体系和统属关系,加上一些历史和文化上的原因,他们并不愿意接受德**官团的指导,也不认为我们能够指导得了他们,加上双方语言和生活习惯差异巨大,如果我们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的话,非常容易引起冲突,这非常不利于大人军队的发展啊。”霍夫曼有一点没敢说,那就是一向自诩贵族的德国陆军军官们看不上那些普遍出身农奴和城市无产者的俄罗斯水兵。
“不行,水师的训练你们插不上手我可以不管,但是对炮台炮兵的训练必须统一到一个体系下边来,俄国人那边我会和他们的主官谈,能够服从你们指挥的就留下,不服从的就收拾铺盖滚蛋,巴德诺夫中将那里有的是合适的人选,还挑不出几个听话的来啊。”武太行很坚决。
“知道了,随营军校会抽调出一部分军官加强对炮台炮兵的训练监督,不过说句心里话,这些俄国人的训练方法虽然有些简单粗暴,甚至可以说是野蛮,但却是很奏效的
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贲新军立(3)[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