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三章 宋遁初求见(3)[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四十三章 宋遁初求见(3)

    宣统二年(1910)十一月十一日广元县城

    “日本人支持我们,在宋某看来,无非是两件东西,其一为国土,其二为利权曰之国土,无非东北耳,地广人稀,多为荒蛮未开化之土,若是真的能够以满清故土一隅换得中原华夏故土之解放,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曰之利权,日本资本主义方兴未艾,急需扩大商品市场,所求的无非是和列强一样的权益,扩大在我国之占有罢了,待到革命之后,我国国力大盛,其自然会自然被逐出我国家之市场。宋某也知如此在大人眼中可能有些不妥,但宋某还是那句话,只要我中华故土能够得以恢复,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更何况即便是我们不予给日本人,以清廷现在的一贯行为,不消十年日本人也可以通过军事外交等手段获得其。”宋教仁说的很坦然,语气中没有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愧疚之意,大有卖国光荣之意。

    在这里我们需要申明一点,清朝自开国以来便对东北进行严格的封锁,这样是保护了东北的资源,但也限制了东北经济民生的发展,更造成了内地居民对东北国土的不认同,很多知识分子甚至在潜意识里将东北的土地看成了满清皇室的自留地,和他们没有一点的关系,这还是好的,更有一些知识分子干脆只是将前明所控制的地区视为中华故土,认为只要能够将满族统治者和其他一切的少数民族赶出这些地区便可以了(当然,也不仅仅是清末的知识分子有这样的想法,现如今那位姓孔的教授不就是“大汉族主义”的倡导者,主张进行种族灭绝和国家分裂吗?)。

    “一寸河山一寸血,说句大不敬的话,我国朝羸弱腐朽不假,军备涣散也不错,可国朝丢掉的每一寸国土都是战败无奈之下才放弃的,断然不会拱手让与他国,僧格林沁、海宁、左宗棠、郑世昌、方伯谦、聂士成、左宝贵,哪一个不是护国保疆的功臣,又有哪一个敢说东北之地不是中华故土的!简直就是荒谬!先生难道就不觉得脸红吗?”武太行理解宋教仁会有这样想法的历史背景,但是却不能让他彻底的消除心中的怒火。

    “大人息怒,宋某也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国土固然可贵,但民族的独立也自由也是崇高的,只要国家强大了,这些失去的东西终有一天咱们的子孙还是有能力拿回来的,可若然就这样任由清廷胡作非为下去的话,我中华可是要亡国灭种的!”宋教仁连忙道歉,但心中却是有些不忿,送出去的又不是自己的东西,至于嘛。

    “国家强大了?先生焉知革命之后我国家就会强大,又从何得知子孙后代有能力或是有魄力拿回那些土地与利权呢?若然革命之后是天下大乱呢?焉知不会像明末那样又有异族侵入呢?若然子孙后代安于享乐,不思进取,只图苟安一时,那些土地,利权又该如何收回呢?理想永远都是美好的,可是现实只会是残酷的。本官今天敢说一句话,若是没有北洋系尾大不掉,没有地方督抚各自为政,不需要朝廷动手,紧靠本官手中的这几千散兵游勇,数月之内便能扫平看似强大的同盟会!”武太行的话也很坚决,他说的是事实,清末,同盟会之所以能够做大,一方面确实有历史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则有清政府汉族官僚集团的纵容包含其中,以此来要挟朝廷,要挟皇室,以期能够分享更多的国家权利。

    “宋某相信大人的能力,也明白大人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宋某也知道大人不会这样做,因为您也是一个有大抱负的人,一个不满国家现状的人,您希望这个国家能够改变,能够走上一条强国之路,不然的话,您也不会费这么大的气力接见我,直接将宋某绑了,送往北京城请赏岂不是更好,某不才,这颗项上人头帮助大人换来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还是不难的。”宋教仁玩味的说道,武太行的激动反倒是坐实了他对对方的判断,眼前的这个清廷官员绝对不是一个死硬的朝廷鹰犬抑或是彻底的投机分子,对方和自己一样,是有理想,有追求的。

    “本官是希望这个国家能够转变,能够走上一条正确的,能够使得国家富强,

第二百四十三章 宋遁初求见(3)[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