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禁卫增三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们的生产流程不同罢了,依着目前大清各局的产量,供应国内都不够用,还谈什么出口啊,现在各地都在操练新军,看似轰轰烈烈,可实际上对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助益不大,不然的话,阿玛的禁卫军也不会想着从咱们这里够买武器装备了。”武太行的语气中夹杂着些许的无奈,采用了简化工艺和流水线作业之后,自己这边的武器生产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越,可是国内各个兵工厂的生产水平和效率,估计还停留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水平,甚至更低。
“大人,京城那边刚刚传来了情报,摄政王已经允准了老大人的请求,从这一次抽调的旗余当中挑选精壮,组建三镇的禁卫新军,皇太后那边也已经同意了,现在就差军官和武器了,问题是陆军部现在是什么都拿不出来了,这倒不是陆军部尚书荫昌故意为难老大人,实在是咱大清国的陆军部现如今是真的空了。”
“真难为荫昌了,一方面要给袁世凯一个交代,一方面又要协调全国各地的新军编练,现在又不外购武器了,各局每个月入库的那点武器装备哪里够用啊。”武太行虽然表情上没什么变化,可心中却对载沣和那五的大手笔感到震惊,六镇禁卫军,不管战斗力如何,起码在兵力上,那五算是有和袁世凯一较高低的本钱了,如果能再有三五年的时间的话,未必就不能打造出一支忠于皇室的中坚力量,可问题是,历史不会给载沣和那五那么多的时间,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也不会因为多出一支战力强横的部队得以延续,这就是历史的力量。
“所以老大人那边已经催促咱们将之前订购的武器提前交割,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加大订购的数量,步枪,机枪,弹药,都需要。”
“上次阿玛一次性订购三万五千支长短枪的时候本官就觉得有些奇怪,一下子订购四百万银元的武器装备,难道就为了整训京畿地区的巡防营?如此看来,整训巡防营是不假,可阿玛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整编禁卫军啊,可即便是有了六镇禁卫军又能如何?袁世凯的北洋军虽然也是六镇,可经营了这么多年之后,北洋所能控制的军队数量那是以几十万计的,仅靠六镇禁卫军又哪里能够将其剪除,更不要说各地那些野心勃勃的督抚,阿玛这样做,只能是让对手更加警惕罢了。”显然,武太行很不赞成那五如此大张旗鼓的扩充禁卫军。
“可这样总比什么都不错要强吧?”周平虽然也觉得武太行的说法有道理,可却并不完全认同。
“有时候什么都不做未必就不是明智的选择,有明一代,自宣德始,哪一个皇帝不是昏聩无能,可就是这样一些无所作为的皇帝,也能让明王朝传承几百年,到了最后,崇祯皇帝觉得自己不能像父兄们那样无所事事了,应该有所作为,做一个贤明的君主,可结果呢?恰恰是他的‘不甘寂寞断送了一个几百年的王朝。”
“可即便是崇祯不瞎折腾,明王朝又能苟延残喘几年呢?当年若是崇祯能够摒弃袁崇焕之流,善用吴三桂、卢象升、杨嗣昌,未必就不能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啊。”周平越来越觉得武太行说的话他开始理解不了了。
“不可能,袁崇焕注定要空言误国,吴三桂也注定会背上千古的骂名,这就是历史,谁都改变不了,就像现在一样,无论如何,阿玛都无法阻挡袁世凯最终取得这个国家的政权,本官也不可能做到。”武太行很无奈,自己来这个时空的时候也幻想着因为自己的到来会产生蝴蝶效应,从而彻底的改变历史,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历史是发生了改变,但是从大的方向上来看的话,所发生的改变实在是有限,很多大的历史时间在发生了一定的偏移后仍旧向着某一个点推进,这让他愈发的开始理解历史惯性的强大力量了。
“是属下愚钝了,可属下实在是无法理解,大人您似乎已经认准了大清国的国运尽了,难道您真的有推演天数之能不成?”周平实在是有些忍不住,索性将压抑在自己心中长久的疑问一下子道了出来。
“推演天数?周先生莫不是以为本官真的得了袁天罡的真传,亦或是推背图缺失的那部分就在本官这袖管之中吧,依我看,这世上若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的话,怕是非周先生莫属啊,张良本官不管说,最起码周先生的才学,比那诸葛孔明是绰绰有余啊。”武太行自然不肯在这个问题上和周平继续纠缠下去。
“大人谬赞了,属下也不过是尽心尽力罢了,也不求能如诸葛武侯一般流芳百世,但能造福一方百姓便足以了却这一生之心愿了。”周平看着武太行平静的表情,心中的疑虑更甚了一些。
——
第二百三十八章 禁卫增三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