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 秋锁昌德宫[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九十九章 秋锁昌德宫

    (路过昔日的523厂,见一旁居然是日立,心中很不舒服)

    宣统二年(1910)九月十五日汉城昌德宫

    昌德宫又名乐宫,修建于咱们明朝的成化十九年(1483年),是朝鲜王成宗为了让其母仁粹大妃享乐而建,因位于正宫景福宫以东又称“东阙”。据说在修建这座宫殿的时候朝鲜小朝廷还向明廷求来了大量的能工巧匠参与其中,所以比起之前的景福宫(大院君重修前)也大气不少,到了后来的明万历年间,当时的朝鲜国王干脆便将这里作为朝鲜王朝的正式王宫并一直沿用到清同治年间,也就是大院君重修景福宫之前。

    虽说作为藩属国的宫殿,昌德宫和中原的宫殿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可若是细细品味的话,却也还真有些独到之处。整座宫殿沿着低矮的山势而建,有多种多样的树木和林间小路,低矮的野山和山谷,还有夹杂在其中的平川,保持着自然原貌,只有在特别必要的地方修路、造莲池、建楼阁。面向山脉或背对山脉,漫步在蜿蜒的山路上,在徘徊中总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前面开阔的地方又看到了亭台楼阁和池塘,更加让人流连忘返,心潮澎湃。

    可作为这座宫殿的主人,朝鲜王国的末代皇帝李坧却是丝毫没有欣赏景致的心情,因为就在不久前,他在日本人的威逼之下不得不同意总理李完用和日本人签订了一份所谓的《日韩合并条约》,在甲午之战中毫不犹豫背弃了清帝国的朝鲜王国在苟延残喘了十五年之后最终还是无法摆脱亡国的命运。

    当然了,即便是李坧能有刘禅一样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也无济于事了,因为此时的他虽然是这昌德宫名义上的主人,可是实际上整座宫殿已经被日本人控制了,唯有他的寝宫大造殿能堪堪算得上是他“统治”的土地,而“子民”也就只有昔日的王后尹氏和几个宫人罢了,处境真真的凄惨到家了。

    可就是这种凄惨的处境,在李坧看来,也大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日本人不是清国人,清国人对朝鲜王室一向优容,不到万不得已是决计不会伤害性命的,远的不说,当年的大院君不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么,可是日本人不一样,自己的母亲就是死在日本人的手里,自己也是几次三番的险些遭了日本人的暗算,至今体内都还有没有清除的余毒,不然,他也不会一直在床弟之事上犯难了。

    日本人是一定会对他下手的,即便是近一点时间不会,可是三五年后呢,那些日本人真的能够容忍自己这样一个眼中钉继续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吗?不管是自己,还有父王,还有这汉城附近圈禁的大量李氏王族,怕是都不会有一个善终吧?

    求助西方列强,李坧不是没有试过,甲午之后的这十几年里,他先后向俄国人、英国人、德国人甚至是法国人求助,可却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特别是英国人和日本联盟之后,向西方求助的大门实际上等于是已经被关上了,即便是英国人的宿敌德国人也是不会愿意为朝鲜这样一个远东小国得罪英国。

    依靠自己的力量?这些年自己的父亲也好,自己也罢,都试过了,可在他们赔上了最后的一兵一卒之后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和历史上一样,依靠朝鲜自己的力量是永远也不可能战胜日本的,甚至连想都不要想才好。

    难道就真的这样承认失败?或者拼死一搏,动用死士护送自己出国?想到这里,李坧不由得摇了摇头,莫说是现在了,早在十年前便有母亲留下的旧臣要帮着父亲偷渡俄国,可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被日本人给识破了,现在自己的处境和当年的父亲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就不要奢谈什么出逃他国了,更何况自己即便是能走的了,父亲要怎么办,难道就要将父亲留给日本人?

    “真的是天亡我也啊!”想不出办法的李坧再一次将手探进了书桌下的抽屉,那里放置着一支大口径的左轮手枪,这些年来他自己都数不清有多少次想要使用这支手枪来结束生命了,可一想到自己身边的人,他就忍不下心来,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他也是有着活下来的意义的,最起码,只要他还活着,身边的王族还有那些旧臣们就还有希望,否则的话,朝鲜国家可就彻底的不存在了。

    可就在他触摸的这支手枪的时候,他的脑海中突然映出一个多少有些模糊的影子,当年正是那个人送了自己这支手枪,还手把手的教自己开枪,骑马,搏击,击剑,若不是有那个人交给自己的一身本事,这十几年来,怕是早就不知道被日本人弄死了几回了。

    李坧也知道那个人和母亲的关系,更加知道父亲之所以最终背弃了清国而转投日本很大程度都是因为母亲和那个人之间的事情,可是有一点他却更清楚,那就是相比于自己羸弱的父亲,那个人确实在那些年里给了自己和母亲更多的保护,可是父亲做了什么?亲眼看着母亲被日本人玷污并杀死?哼,真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君王。

    清国现在的情况虽然也很糟糕,可不管是甲午之战亦或是十年前的庚子之变都没有能够撼动那个庞大的帝国,因为不管这个帝国多么的虚弱,其所拥有的力量都不是朝鲜这样一个弹丸小国所能够比拟的,最起码,在清国,还有那个人控制的几十万现代化的陆军部队,不管在战斗力还是数量上都和日本不相上下。再想想大臣们对那个人的评价,已经清国现今的政局变幻,若是有朝一日,那个人真的成了清国的赵匡胤的话,他真的会让日本人将耻辱永远的留在自己身上吗?

    李坧想着想着忽然觉得自己的心中有些亮堂了起来,或许母亲是对的,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朝鲜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永远都只能是中原王朝,因为相比于想要染指朝鲜的列强,中原王朝似乎永远都对朝鲜的三千里江山缺乏兴趣,虽然作为他国的藩属不是很好听,但总好过亡国灭种吧。

    不管请求那个人和清国伸出援手的可行性有多高,李坧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王国和自己都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对于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不得不想方设法的抓住!在“熟练”的凑到窗前观察了一会儿外边的动静后,李坧便在尹氏的侍候下开始写起了国书,在写完了这份满是血泪的国书之后,他又写了一份私信,一份穿插着童年回忆和亲切问候的私信,在信中,他甚至有些不情愿的称呼那个人“叔父”,并多次提及了早已逝去的母亲,为的就是希望对方能够念及当年的“情分”帮助自己一把。

    斟酌了半天,李坧总算是将这份可能是王国历史上最后的国书以及那封私信给写完了,可在一阵短暂的兴奋之后,他却又不得不面对一个首要的难题——送信。自己和那些忠心耿耿的大臣都在日本人的严密监控之下,只要稍稍有些异常,日本人的情报机构就会有所动作,若是将传递国书和信件的任务交给大臣们的话,估计没出汉城就会被截下来不说还会给自己和手底下人带来灾祸,所以这件事情肯定是不能假手那么大臣们去办,可若是派出的人没有一点分量的话又显得自己没有多少诚意,毕竟这件事情事关重大。

    就在李坧想这件事情想的脑袋都快要涨裂了的时候,寂静的寝宫中忽然传来了一阵清脆的笑声,引得他和尹氏不自觉的向身后望去,原本只有两人的寝殿里不知什么时候居然多了一个年轻可人的宫装少女,此时正等着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看着他们这边。见到这个少女,李坧在惊讶的同时不禁皱了皱眉头。

    “怡儿,叔父和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许私自从密道进来,你为什么总是不听!”李坧尽可能的压低了自己的声音,多少有些恼火的对女孩说道。

   

第一百九十九章 秋锁昌德宫[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