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汪先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六十九章 汪先生

    宣统二年(1910)八月二十八日广元县衙

    一头雾水的武太行驾车返回了广元县衙,本想找纳兰秀珠写信向北京的那五询问一下,可没曾想刚回县衙便遇到了那五派来的信使,只是这一次老爷子派到广元的信使多多少少的有些让武太行感到意外,因为这个信使不是别人,正是在后世大名鼎鼎的汉奸卖国贼——汪兆铭,也就是一等护国公那五现在的首席幕僚。

    世事弄人,后世历史上为了刺杀摄政王载沣险些丧命的革命青年,今时今日居然成了大清朝廷的鹰犬,据说在广州之战时,这位汪先生更是只身潜入广州城,劝说留守的逆军不要破坏城市,为禁卫军接收一座相对完整的城市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现在这位汪先生居然又不远千里前往保宁府充作信使,莫不是自己老丈人那边有什么要事不成?

    “参见姑爷,姑爷吉祥!”见武太行走进花厅,汪兆铭连忙起身迎了上来,规规矩矩的给武太行打了一个千,从动作上你全然看不出对方是一个曾经的洋学生,反倒是更像那五家豢养的奴才,你还别说,这人的适应能力还真的就不是一般的高。

    “汪先生是吧,别,千万别这么客气,都是自己人,你这样可就见外了。”武太行连忙将对方搀扶起来并紧紧的握住对方的手,以一种相见恨晚的语气说道,你别管是不是大汉奸卖国贼,那自然由历史去评说,能够和这样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印记的明人握握手可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毕竟即便是汪兆铭真的成了汉奸的那一天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和其握手的,更不要说现在这位还没去当汉奸。

    历史永远都是由胜利者责成他们那些御用文人编纂的,而文人,特别是那些看似清高的文人,实则没有几个好东西,我们就看后世的抗战历史吧,抗战前叫嚣着对日宣战,给政府压力的文人有多少,可真的打起仗来了的时候,上阵杀敌,流血牺牲的还不是那些被他们斥责不抵抗的军人,而他们哪一个不是躲在大后方整日好吃好喝的继续玩弄笔杆子?

    “谢姑爷抬举,一直听闻姑爷崇尚西学,锐意革新,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汪兆铭对武太行和他握手的举动开始也有些惊讶,可很快表情便恢复了正常,他的眼睛迅速的在武太行的身上打量了一番,笔挺牛津布的军装、钢笔、怀表、短剑、手枪,擦得锃亮的皮鞋,这怎么看也不像是大清朝的军官啊。

    长相嘛,五官端正,眼神中透着犀利,话语铿锵有力且极具亲和力,这个武太行绝对堪称是一表人才,而且还会办工厂、开矿山、练新军,无怪乎国公爷当初会选他作为女婿。只是这样一个极有才能的年轻官员怎么会心甘情愿的来到这川北小县呢?如此人才,随便走到哪里还不能混上个一官半职,干嘛偏要走捐官一途呢?

    “汪先生谬赞了,本官只是在这里乱搞一通,若是没有老大人照拂的话,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还谈什么锐意革新啊。”武太行边谦虚的说着,边将汪兆铭重新让回了座位上,并招呼这一旁的侍女为对方填上了一杯刚冰好的冰糖雪梨。

    “能在这蜀地喝到如此冰爽的冰糖雪梨实属不易,姑爷这府中的冰怕是要上秦岭中凿取吧?”汪兆铭抚摸着还透着寒意的茶盏,多少有些略有所思的询问,蜀地气候四季皆宜,即便是冬季河流也大都不结冰,所以想要取冰窖藏就必须要前往深山,靠着人力将冰背出来,所耗极大,绝对是劳民伤财的事情,现在见武太行在这酷夏之时还能安然的享用冰饮,汪兆铭心中不觉有些不喜,他实在是不觉得这个武太行如自家老大人那般爱民如子。

    “先生误会了,这用的确实是大冰块镇的不假,可这冰却不是取自秦岭,而是来自广元县,前不久,衙门请来的德国技师捣鼓出了几台制冰机,卖给本地商人开了一个冰棒厂,现如今这保宁府到处都有出卖的冰棒就是咱们广元县产的,至于本官府里用的冰块则是每天专门从冰棒厂拉回来的,先生若是有兴趣,本官倒是可以带先生去厂子看一看。”武太行从汪兆铭的语气中听出了汪兆铭语气中的疑惑,连忙解释了几句,这还了得,怎么能影响到自己的光辉形象呢?

  &n

第一百六十九章 汪先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