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研制新装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三十一章研制新装备

    宣统二年(1910)八月二日广元县川北重工

    可能是觉得不过瘾,武太行又接着打出了几十发炮弹才不情愿的回到旁边的凉棚里,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熟悉了,在使用那门迫击炮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恍惚之间又回到了那片草原,又来到了当初的那些战友中间,又感受到了那用迫击炮“打猎”的乐趣。

    “霍夫曼少校,我希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你能至少给我培训出一百个炮兵班来,另外就是编写出一套完善的操作规程,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如何避免炮弹哑火后的二次装填的问题。”喝了一口茶,武太行有些意犹未尽的又扫了一眼对岸土岗上那密布的弹坑,这才对霍夫曼少校交代道。

    哑火后的二次装填问题一直都是早期迫击炮的一大顽疾,因为生产工艺、储存条件、运输手段等种种原因的限制,迫击炮弹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还是有一定的哑火率的,另外,迫击炮在发射的时候声音极小,所以数门迫击炮同时发射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炮手无法分辨炮弹是否打出去的情况,如果炮弹没有打出去,而炮手却习惯性的将第二发炮弹装填进去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出现两发炮弹在炮管中一起爆炸的情况。(《机枪燃烧的岁月2》中就有这么一段经典的情节)

    而且即便是炮手发现了装填炮弹哑火,在排除炮管内哑火炮弹的时候也是很有讲究的,因为导致哑火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在某些情况下,很有可能在你排除炮弹的过程中,药管却又被点燃了,将炮弹向着自己人的方向射了出去,造成了巨大的人员杀伤;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炮手在排除炮弹的时候遇到了相对敏感的炮弹引信,结果一个不小心炮弹炸了,同样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说,处理炮弹哑火可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人员损失,就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操作流程。

    “这个完全没有问题,事实上在上一次制造出这种臼炮,不对,是迫击炮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了,这种火炮的装填方式和射速决定了它在哑火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就需要炮兵必须能够在高强度的作战中时刻保持一颗冷静思考的大脑,尽可能的保护自己和战友,不过老实说,大人,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的话,这种炮弹千分之一左右的哑火率还是太高了一些,按照一根炮管三千发的使用寿命而言,在寿命期内居然要处理三次这种惊心动魄的事情还是非常棘手的,所以哑火率必须要尽可能的压缩,最好能达到万分之一的水平。”霍夫曼少校一本正经的谈着,却没有注意到在他提出将炮弹的哑火率降低到万分之一的时候一边的徐德庆和老鲁道夫的脸都黑了起来。

    “说到底还是要从底火和发射药上下功夫,咱们现在使用的原材料虽然都算是进口的,却也是在太平洋舰队的仓库里放了不少年头的东西,可靠性很低,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怕还是要等咱们的化工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再说啊。”武太行笑了笑,他自然知道徐德庆和老鲁道夫的为难,在目前的情况下,霍夫曼提出的万分之一的哑火率估计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生产目标而已。

    “大人英明!”听武太行这么说,徐德庆和老鲁道夫的面色这才好看了一些,毕竟从保宁府现在的情况来看,原材料方面的欠缺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了的,除非武太行真的舍得花高价从德国直接购入高品质的原材料。

    “现在生产一门迫击炮的成本大概是多少?”武太行顿了一下,继续问道,一种火炮是不是能够大规模的装备部队,最终还是要看这东西的成本,或者是效费比不是?

    “五十元人民币以内,和之前造出的那几门火炮相比,这种新式的火炮炮身部分几乎全部使用的进口无缝钢管和钢料制造,而且每一个部件都经过了严格的表面处理,以保证其经久耐用,所以成本就要高上许多,如果将来工艺成熟了,我们也能自己生产所需的钢材了的话,估计成本会下降许多。”徐德庆可能是担心武太行觉得这种小炮的成本过高,还不忘解释一番。

    “不错了,降低成本是正确的,可质量还是必须要保障,所以在自产的钢材达到了进口标准之前,我们还是要坚持使用进口的,再者说了,这点成本连哈奇开斯三七炮的一个零头都不到,可我看这爆炸威力却比那种小炮强的多嘛。”武太行感慨,本来巡访团是没有哈奇开斯三七炮的,可前段时间从巴德诺夫中将那里买来的废钢铁里边却有十几门报废了的这种火炮,修械所东拼西凑的搞出四门能用的来,又从汉口寻来了一批炮弹,打算着以这种炮为蓝本制造出一种步兵炮,可奈何的是这种小口径火炮的威力实在是有些惨不忍睹,最终,修械所方面不得不放弃了这一想法,到现在那四门炮还放在军火库的角落里呢。

    “大人,恕我直言,这是曲射炮,而哈奇开斯三七炮是直射炮,两种炮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区别,从长远来看,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一种小型的步兵炮来充实营团一级部队的前线火力!”霍夫曼少校再次很不识时务的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那按少校的意思?”武太行现在是越来越明白这个德国鬼子为什么在湖北新军呆不下去了,这也太不会挑时候了吧。

    “我建议以现在军舰上使用的五十七毫米加农炮为蓝本,制造一批步兵炮,以满足部队的需求,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直接向德国进口一批现役的步兵炮,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霍夫曼少校并没有意识到武太行语气中的那一丝的不悦,还在那儿自顾自的说着。

    “为什么我们自己不着手制造一种全新的步兵炮呢?据我所知,目前为止,贵国军队装备的最轻刑的小口径步兵炮重量也在五百公斤以上,这是不是太重了一些?”武太行摸索了一下嘴巴上的胡须,继续问道。

    “那大人以为一种步兵炮的重量和口径应该是多少,须知我们必须要保证一定的威力,而火炮威力的增大则意味着其重量的不断增加。”霍夫曼少校非常坚定的说道。

    “本官以为,现阶段应该是着手研制一种三百公斤以下,七十毫米口径左右的轻型步兵炮,只有这样的火炮才是最符合大清国需求的。”武太行的语气同样十分的坚定。

    “不可能!七十毫米口径左右的火炮不会低于一吨的,太轻了的话,后坐力会杀死炮兵的!”霍夫曼少校显然也有些急了。

    “来,你们都来看看这种火炮如何?”见差不多了,武太行便从怀中掏出了那种“九二式步兵炮”的分解图,摆在了桌子上。

    霍夫曼很不情愿的走到桌子前,将那张被武太行撕去了一些边角的图纸展开,可当他的目光接触到这张图纸上画着的那门火炮后便再也无法移开了,因为这种火炮的设计已经全然超越了他心中的定式,这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火炮,虽然从身管长度来看,威力会大打折扣,但却无法掩饰其在设计上的独到之处。

    “‘液压弹簧驻退复进装置!,难道这就是法国人最新研究出来的那种装置吗,真的是太巧妙了!”一旁走上来的老鲁道夫当时便喊出了声来,虽说这种驻退复进装置并不是很复杂,可很多技术上的东西就是这样,即便是一点就通的东西也是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实验的,现在将一种成熟的装置图纸摆在他的面前,等于是让他在一瞬间

第一百三十一章研制新装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