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大兴土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物力以及财力啊!”李道河担心道,今年是夏粮、秋粮大丰收,加上保宁府又减免了半年的赋税才腾出了三万多两银子来修路,又征发了几万民夫出徭役,这才堪堪够用,可要是全部按照大人说的那个标准下来的话,没有十万两是搞不下来的。
“没有钱就开源,这段时间本官也考虑了一下,虽说这广元地区多山少田,可是这几年却少了将近一半以上,很多田地都荒废掉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所以本官决定奖励复耕!”虽然和自己的金矿相比农业税并不高,可是武太行看重的却并不是那点税款,他更加看重的则是粮食安全,要知道战争时期粮食不仅仅是能够让自己吃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加是一种武器,一种比枪炮更加有效的武器。
“奖励复耕?”李道河没太搞明白武太行的意思。
“有时间就组织衙役下去丈量和统计一下这几年因为战乱和闹土匪荒废掉的土地数量,汇总到县衙,然后组织那些无地,少地的百姓家耕作,第一年免税,以后每年田租只取两成,收上来的粮食留作本县备荒或者是军粮使用!”
“大人,这不妥吧,田租只取两成的话,估计很多人会不高兴的,毕竟现在族内田租四成,族外田租五成已经是本县的惯例了啊?再者说,那些田地可不是真的荒废了,每一块可都是登记在册的有主的土地啊!”李道河担心的说道。
“广元不比江南富庶,四到五成的田租,亏他们想得出来,怪不得这民乱是此起彼伏,全都是那些跗骨吸髓的家伙搞出来的!有主也不怕,咱们只是代管,等他们回来了我们再给他们便是,不过之前必须补足欠税、欠捐、欠的劳役,否则,门儿都没有!”武太行恨恨的说道,封建剥削,在他看来,剥削是可以存在的,可是却必须要有一个度,没有节制的剥削,只能是加速灭亡而已。
“大人英明!可若是有人冒领转租呢?地租如此之低,难免会有人动歪心思啊!”魄力!这就是魄力,李道河想这么做已经三年了,可始终没有那个胆量,现在却被武太行给做了。
“建立制度,这就要靠李大人了,不过我希望能够有这样一条,那就是今后凡在巡防营当兵的人,都可以令到五亩水田供家人耕作,退役之后也可以一直耕种到去世,若是阵亡了则其家人可以继续耕作六十年,全部不收田租!”说到这个问题让武太行想到了士兵的待遇问题,所以便提了一句。
“这恐怕与本朝制度不符吧,是不是有些过于优厚了?”李道河心想士兵阵亡朝廷自有抚恤,五亩地有百两银子了,实在是过于优厚了,毕竟在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眼里边,人命远没有这么值钱。
“一条命还抵不上五亩地?就这么干吧,另外过完年要制定一个新的开荒计划出来,明年之内至少要开出五十万亩以上的旱田,现在来自陕甘的流民越来越多,总不能看着他们饿死吧,一定要想个办法解决,这开荒就让他们自己来做吧,管饭!工钱就不发了,谁让咱们穷呢!”陕甘民风彪悍,是极好的兵源,武太行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这些流民在广元境内安顿下来,然后才可以征兵,只有这样新兵才能对自己的群体有一种无法剥离的依赖感与归属感。
“光管饭也管不起啊,若是我们这样做了的话,那流民可就不会继续南下了,一年下来少说也能有几万流民滞留本县啊,这些流民不说治安问题,单单就是吃饭也要很多钱啊。”李道河头大了,县太爷啊县太爷,你真是花钱的祖宗啊。
“这个不担心,从明年开始,厘金不到两千两本官一文都不会支取,本官只取两千两以上的部分,这样一来,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收入,一年下来少说也有四万两吧,本官相信李大人一定有办法用四万两银子帮助他们活下来,是不是啊?”武太行笑了笑,以前不觉得,真的到了这个时代才知道旧社会的老百姓有多苦了,在这里一点点米糠和野菜也都是能够活人的,所以若是只是想着不让人死掉,还是有不少的办法。
不过武太行也想到了另一重的问题,据说这个时候日本的农民和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差不多,也就是说他们也穷的叮当响,可为什么穷的叮当响的几千万日本人却能够创造出一个亚洲最强大的国家来呢?
“应该可以吧,那军费?”不要厘金?李道河第一反应却不是高兴,他担心武太行又打起了什么东西的主意,可千万不要打在老百姓的身上啊。
“沙洲的金矿已经大规模出金了,以后这军费就从那里出,同样也会建账供李大人验看的。”武太行之所以什么帐都给李道河看自然不会是仅仅想要让对方明白自己如何清廉,最重要的还是想要将他收为己用,相处了几个月,这李道河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清官,也是一个干练的能吏,若能收为己用的话,将来一旦进入乱世,绝对是自己的一大助力。
“大人英明!”李道河一辑到底。
——
第二十一章大兴土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