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巴州匪事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九十一章巴州匪事下

    “你明白就最好了,巴州袭城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前一阶段的土匪袭城到底是怎么回事?”武太行话锋一转有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巴州来了,原来就在他率军进抵巴州之后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那就是巴州附近虽然大大小小土匪不少,可还真的没有一支土匪能够有能力一路杀到巴州城下的,而且撒出去的探子也查不出到底是谁这么大胆子,这个时候武太行便想起了当初进剿沈家堡的时候于瑞栋的话,这些人该不会不是土匪吧?于是便指示情报处全力调查此事的来龙去脉。

    “已经查清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土匪袭城,那些都是巴州知州的家丁还有部分心腹衙役,化装成土匪只是为了洗劫州城附近的几户大户人家罢了,想来是知州大人眼热人家的家产才自己操持了这么一出戏,不过他没有想到大人您会因此真的兵发巴州进行剿匪,这几天也是提心吊胆的。”沈不收说话间又从袖管里掏出了几张按着指印的纸放在了武太行面前,想来这些就是证据了。

    “还知道害怕,他夺人家产,害人性命的时候怎么就不知道害怕?这个时候知道害怕了,晚了!你想办法将本官已经怀疑巴州府城被袭的事情透露给对方,或者是来点别的什么手段,争取敲这家伙一笔,要让他怎么吃进去的,就给老子怎么吐出来!”武太行此时无疑是异常愤怒的,虽然早就觉得事情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脉络,可当真正坐实了的时候,还是让人感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愤怒?一直以为这样的事情只有“弓武袁”能够做的出来,为什么这有封建道统约束的大清官员也这样呢!?

    “可据说这位知州大人和庆亲王奕劻府上有些交集,咱们是不是再看看?”沈不收担心的提醒,对于沈不收这个层级而言,庆亲王奕劻绝对是高高在上深不可测的存在,所以心存疑虑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庆亲王奕劻?奕劻会认识他?若是他真的能搭上这条线的话,恐怕早就调到富庶地区了,又怎么会在这川北烟瘴之地苦熬,充其量也就是和庆王府上哪个不入流的门人攀上了关系而已,这些个勋贵,还没有眼光长到在川北布局的地步。”武太行很不屑的说道,就算是这个巴州知州真的和奕劻有关系又能如何?现如今的大清朝风雨飘摇,没每一天都有数不清的事情发生,等到庆亲王奕劻真的腾出手来收拾自己的时候还不知道是哪一年呢,等撑到了民国建立的时候,莫说是奕劻了,就算是得罪了皇太后又能如何?

    “大人目光如炬,卑职惭愧,惭愧啊。”沈不收不失时机的拍了一记小马屁。

    “另外,要让咱们的人盯紧了这个家伙,切不可让他们把家产轻易的转移出去,本官还等着弄点钱整修一下这巴州的农田水利呢!”不管走到哪里,武太行最关心的还是这农业的发展,民以食为天,若是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那自己对于这最底层的民众而言,还有什么助益呢?他可不想自己今后所创造出来的一切都建立在“剪刀差”的基础上。

    “早就派人盯住了,不光是知州衙门,连几处外宅和庄子也都盯着呢,保管万无一失。”沈不收拍着胸脯保证道。

    “有可能的话,情报处可以专门成了一个部门,负责对保宁府内的大小官员进行调查,主要是对这些人进行甄别,以便能够选出可供我们使用的人才,要知道,给保宁乃至于整个四川的官场换血,可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光靠着咱们自己培养人才是断断不够用的,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本官还是想要将原来的官吏留任,最起码,也要能够给咱们一些缓冲的时间。”武太行在另一个时空中的时候也以为这晚晴的官场已经烂透了,可是李道河的出现却彻底的改变了他的看法,既然这个时代能够有一个李道河,那么就有可能还有更多像其一样的干吏,若是能够将这些人都笼络到自己的麾下,那势必将是一支强大的力量。

    “

    大人放心,卑职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好了,你回吧。”外边的梆子又响了,居然已经是子时了,武太行也不觉有些倦了,便示意沈不收离开。

    ——

    沈不收和武太行会面后的第二天,也就是宣统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巴州发生了一起大案子——一伙装备精悍的马匪突然窜入巴州附近地区,将去庙里进香的知州府十三姨太和小公子一并给绑了,并且还明火执仗的开出了五十万银元的高额赎金,消息传来,知州衙门的后宅当时便炸了锅了。

    这位知州大人三代单传,到了他这一辈儿更是子嗣不旺,前边一连娶了十二房姨太太,居然连生了十八个女儿,连一个带把的都没有,一直到了他五十岁那年,才由新纳的十三姨太生了一个儿子,到今年刚满三周岁,由于是家中独子,所以不管是知州大人还是那十几位姨太太都拿这个唤作“十九郎”的儿子宝贝的不得了,现在突然间儿子被抓了,家里边不乱才怪了。

    这位在政事上一向无所作为的知州在儿子被绑票之后迸发出了最大的热情与动力,将自己掌握的黑白两道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誓要将这些绑匪给挖出来,可接连查了几天,愣是一点消息都没有查到,不仅如此,他还受到了那位十三姨太的一只耳朵,看着那只血血淋淋的耳朵,知州意识到这件事情已经不是自己能够解决得了的了,于是便想到了借助正在巴州的巡防团的力量来围剿这伙子土匪。

    可当他求见武太行的时候却得到了对方已经进山剿匪了的消息,而且透过这一次拜访,他还得到了另外一个让他心惊肉跳的消息,那就是这位同知大人居然已经开始怀疑前段时间土匪袭城的那件事情了,好像已经有人开始查了,再联系到最近自己宅邸附近的那些身份不明的人,他就更害怕了。

    可害怕归害怕,孩子还是要救的啊,既然求不动巡防团,那也就只剩下了一条路可以走了,那就是付赎金,不管如何,先把孩子弄回来再说,以自己在巴州地面上的能量,只要这伙子的绑匪敢露面,他一准有能力将这些个家伙给揪出来,到时候剥皮拆骨、油煎火烤还不都是自己一句话的事情。

    再者说了,这钱没有了还可以想办法再弄,可是孩子没有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自己眼瞅着就要到耳顺之年了,那事儿早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肯定是生不出第二个儿子来了。于是他心一横便下定了决心,可是接下来问题就又来了,绑匪那边不接受现银,也不接受庄票,咬死了只接受人民银行的什么不记名定额存单。

    所谓的不记名存单实际上就是银票的一种,要说不同的话,可能就是这种存单是有利息的,虽然不高,但确实是有,每张存单都有定时提取的期限,在这个期限之前提取是没有利息的,可在这个期限之后提取便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现在这东西在保宁府内很流行,这位知州大人自然是见过的,只是这开口就是五十万银元却有些让人惊心,整个巴州地区,一年的税金也没有这么多啊。

    没有那么多的定额存单怎么办?自然是要到银行去淘换了,这位知州将府里边的黄金、白银、珠宝、玉器、古玩字画、地契、房契,只要是能够换钱的东西全部折价抵押到了银行,好不容易才淘换出了五十万银元的定额存单,看着自己价值一百多万两白银的家产换成了眼前这五十沓,每沓一百张,每张一百银元的定额存单,心中不免一阵的肉痛,可再想想自己乖巧可爱的儿子,这一切似乎都不重要了,没了儿子的话,他纵有百万家产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一场空。

    在人民银行巴州分行兑换好了定额不记名存单,这位知州大人便指使自己的亲信带着钱和几个好手前去绑匪约定的地点赎人,同时,他还在外围部署了上万人的土匪和衙役,整个巴州和他有瓜葛的土匪几乎一夜之间全都冒了出来,他的想法很简单,一旦里边发出信号自己儿子得救了,这些人就会毫不犹豫的冲进去,一定要将那些绑匪活捉,为此他甚至开出了每个绑匪一千两白银的巨额悬红,这在巴州乃至于整个保宁府的地界上都是不曾有过的高额悬赏,激动的他手下的那些衙役和土匪们满眼通红的嗷嗷乱叫,就好像集体打了鸡血一样。

    这位知州大人开始的时候也是听逃回来的家丁说这伙绑匪只有二十几人才定下如此高的悬红,二十几人,充其量不过三万两银子,能够给自己出口子恶气也

第九十一章巴州匪事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