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初等教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百姓更加的贫苦,最起码,在他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前,他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县中心小学”的课程设置没有什么特别的,一二年级有国文、算数、体育、美术、音乐五门,三年级开始增设外语、自然两门,另外,作为辅助性课程,所有的学生每周都要进行一次集中宣讲,向学生们灌输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武太行的思想,虽然这最后一条有搞个人崇拜之嫌,可是却又不得不搞,在现今的中国,你要是不搞这一套的话,管保是第一个被人家干掉的人。
学校的教员倒不是难事,自从废除科举之后全国各地也办了不少的师范学校,其中不乏一些没有党派之念,只想好好教书育人的学生,尽管招来便是,何况初期武太行也不需要太多,早在宣统元年的年底,从汉口、成都等地招收来的二十多名教师就已经到了广元,这几个月的时间中其实一直都在按照武太行的意思对课本、教学大纲进行反复的修改,不说别的,光是《自然》一门学科的课本就前前后后的修改了不下二十次,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完成最终的版本,这其中耽误的时间就是可想而知的了,好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其他几门的课本什么都准备好了,好歹能够招生了。
对这些教师而言,这几个月里最难受的并不是一遍遍的修正教材或者是编写教学大纲,最让他们感到难受的就是必须要反复的练习官话和四川话,他们要做到和当地的孩子在交流上没有任何的障碍,并且能够保证可以使用官话进行教学。
这推广官话(普通话)可不是什么一时头脑发热,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样做的意义不亚于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首先,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官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推广官话,可以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近代工业发展后产品的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再次,中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世界大国,推广官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最后,推广官话有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当然,从小的方面来讲,武太行自从来到广元之后就一直在忍受着和后世风格迥异的四川话的洗礼,他实在是有些忍受不了了。
一周之后,广元、南江两县的“县中心小学”正式挂牌招生,经过面试、体检两个环节之后甄选除了632名学生,其中正式的学生400名,旁听生232名,全部都是广元南江两县土生土长的610周岁男童。
而且对这些还在的家长而言,真正把孩子送来才知道原来官府给予的待遇要远远比之前布告中的好得多,其中正式生和旁听生全部享受免费的教育,免费的午餐(另:上午有一个鸡蛋、一个火烧、一碗豆浆的间食),免费课本,免费的校服(一年一套),唯一的区别就是正式生每年可以享受一千文的“助学金”,而这些旁听生则没有这样的待遇。不过旁听生也不用灰心,因为他们未必永远都是旁听生,因为学校会在每个学年按照两学期期末平均成绩调整他们的身份,只要是成绩优异还是可以成为正式生的。
招生结束了,领完备品,孩子们也就出来了,可是这下轮到外边这些家长们傻眼了,看到自己的孩子换上了“天盛元”用上好的德国洋布制成的黑色校服,穿上了千层底的布鞋,领到了第一年的一千个大子的“助学金”,这才真的相信了官府的承诺都是真的,不是忽悠老百姓,一时间,他们居然呼呼啦啦的在学校的操场上跪下了一大片,这哪里是读书啊,这分明就是在享福啊,武大老爷仁慈,居然如此善待百姓,泱泱华夏,五千年来就没有听说过还有这样的事情啊。
自此以后,广元、南江两县的街头便又出现了一种景致,那就是每天早晚成群结队穿着黑色校服的学生,他们的出现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的热闹,同样也更加的充满了希望,有朝一日,或许他们稚嫩的肩膀上将会托起这个国家复兴的希望。
——
第六十章初等教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