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人民银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才能够弄够啊;至于钢筋,则是修械所使用挤压的方法制造出来的,粗细均匀,硬度和延展性都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东西的长度能够造出来的实在是有限,最长的也就十米左右的样子,不过就现在看来应该已经够了;至于银行里的其他小零碎则大都是德胜洋行手里采购来的,前前后后的也花了几万两的银子。
“已经搞好了,从汉口订购的家具也到位了,就是现在电厂那边还没有动作,这里的供电还做不了。”丁有财的态度愈发的恭敬了,比起自家大人来,他以前在成都见到的那些大户人家的老爷们简直一个个的都是土包子,就他们恐怕这一辈子都没有想出眼前的这种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三层,全部都用钢条和洋灰筑起来,全部的玻璃窗户,电灯,留声机,还有他不知道怎么用的电话。
“都弄得差不多了,也就不用这么封着了,这几天就把围挡给撤了吧,银行可以先挂起牌子来,衙门的税收,士兵的军饷发放都交给银行做,另外衙门那边的存金存银也要逐渐的转移过来,总之先干着,一点点来,以后老丁你也不用每天往宅子跑了,就在这银行当个经理吧。”武太行满意的点了点头,银行的运作他不是很了解,不过这没有问题,他可以请人帮忙,专门从山西请几个老师傅过来就是了,加上老丁看着,相信也没有什么问题。
“大人,经理是啥子?”丁有财想了半天终于冒出了这么一句,他知道自家大人肯定是要重用自己,可是却真的搞不清楚这个经理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前鲁道夫先生来的时候他倒是听过襄理那么一个词儿。
“经理就是大柜,以后这银行里里外外的事情老丁你都要抓起来,千万不要让本官失望,明白吗?”武太行倒也没有埋怨丁有财,本来嘛,这个时代不要说丁有财一个小管家了,就是那些府台道台又有几个知道什么是经理的?
“谢大人提拔,只是小的一辈子都只做管家,最多也就是兼管过府里的账房,这新式钱庄的大柜,小的实在是怕做不好,耽误了大人的大事啊。”虽然心里边也很是惊喜,可丁有财多少还是有些顾虑的。
“不会可以问人,不是请来了几个老先生吗?你只管看住他们就行了,只要你把这银行的事情给看好了,本官许你一生无忧!”武太行点了点头,人贵在自知,明知道这机会难得,可却还能够看清自己的斤两,就冲这一点,丁有财还是值得一用的。
“小的一定尽力而为!只是大人府上怎么办呢?”丁有财担心道。
“你兄弟我看着就不错,这段时间二管事干的也是井井有条的,就他了,你们丁家人都跟着本大人好好干,以后少不了你们的好处,明白吗?”什么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从丁有财当上了武太行的管家之后,丁家的几门亲戚都相继的搬进了县城,其中他的弟弟丁有福也进了武太行的府里帮忙,可能天生就是当管家的料吧,干的也是很不错。
“谢大人的提拔,请大人放心,丁家人不管何时都一定会忠于大人的!”丁有财很感动,不,应该是非常的感动,这是什么感觉?这是被人信任的感觉,自家大人的志向现在已经越来越明显了,能够得到他的绝对信任,那将是怎样的前程,丁有财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
三天后,县衙旁边的围挡终于撤去,露出了里边一栋广元县城内最高,最大,也是最豪华的建筑来,而在这座建筑的正门前则悬挂这一块巨大的红木牌匾,上书行云流水的四个大字——“人民银行”(有人很无耻的从口袋里的钞票上拓抄下来的四个字,真不知道有人看到这和自己的字迹如出一辙的这四个大字之后会有什么反应),“银行”这个词儿很生僻,可是小县城好歹也有往来的商队,大家很快便弄明白了这个银行就是钱庄,这才恍然大悟,弄了半天这县太爷建的是一座钱庄啊,你说也是的,不就是一座钱庄吗?用得着建的这么气派吗?
人民银行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大肆吸储,也不是什么发行钞币,而是承接了县衙的一项生意,对广元县境内的无主土地和今年的新开荒地对外公开发售。而且发售的方式也很特殊——按揭贷款。根据银行方面的解释说,只要是你看好了一块土地,在金钱又不充裕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自己承担两成,银行借款八成的方式购地,而你只需要在十年之内还完了这八成的银两便可以彻底的拥有这块土地了,当然,在全部的贷款还完之前,这块地的地契是抵押在银行的。
要说这贷款买地也没有啥稀罕的,广元虽然地处川北,可好歹也是一座县城,城内钱庄还是有的,不就是放贷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这人民银行的这个什么按揭贷款的购地方式却有一点最本质的不同,那就是没有利息,据说是这一次的利息完全由官府承担了,而且双方签署的借款协议和购地协议上也将加盖县太爷的大印,绝对的童叟无欺,绝对的可靠!
这一下广元县城可就炸了窝了,对中国人而言,谁不想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啊,只是这一次性付出几十上百两的银子购买一块地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又是负担过重的,现在好了,可以分十年付钱不说,还不用自己承担利息,最重要的是可以获得一块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土地,而且这价格即便是最底层的佃农都能够负担得起,老百姓要是不高兴才怪了。
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广元、南江两县清理出来的近五万亩的无主水田,以及八万多亩的旱田便被抢购一空了,这样,武太行便使用这些只能用来租给佃农租种的土地在最短的时间内盘活了几十万两的白银,而且在接下来的十年内,每年他都可以从这土地中获得十几万两的收益,除了金矿、税收之外,又多了一项稳定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大量来自陕甘地区的流民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定了下来,这些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也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广元、南江两县的居民,而且为了自己的土地和财产,他们也只能尽最大努力的支持自己,支持人民银行,因为如果自己倒了的话,他们所有人也都将蒙受巨大的损失,甚至于一夜之间失去一切,什么叫群众基础,这就是最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在中国这个小农思想盛行的国家,还有什么样的群众基础会比由土地结合在一起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的呢?后世太祖爷打天下的时候不也是这么做的吗?
卖完了?不要紧,可以卖荒地啊,南江广元两县虽然是山区,可是可供开垦的荒地也不在少数,多了不敢说,几十万亩还是有的,武太行手里有大量被俘的土匪,这些人除了修路之外还可以大规模的开垦荒地,只要他们开出荒地来,就可以立即丈量并对外发售,而且因为这些土地的价格只有每亩地五两银子,所以往往对于那些流民而言更具吸引力。
这就好像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一方面,大量没有人耕种的无主土地和荒地变成了一片片的庄稼,另一方面就是随着耕种土地的增加,广元、南江两县的税收也在不断的增加之中,而且两县的人口也会不断的增加,流民的比例不断的减少,社会的治安也会逐渐的向好的方向发展。
——
第四十六章人民银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