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军火外售伊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买的。
“修械所造出来的,仿造的是瑞士手枪的样式,打的商标产地也都是瑞士,本官查验了一下,和原厂的没有什么区别,而每支的成本却只要三两白银,本官希望你能够把这种枪按照瑞士枪的价钱卖出去,如何?”修械所只是简简单单的给巡防营生产一些武器显然不是武太行想要的,虽然在机械工厂建成前修械所的技术水平无法提高了,可是生产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用料也不多,而附加值却巨大的武器卖出去也是不错的,虽说这是前膛燧发枪,可是到底也算是洋枪,卖不到军队里,卖给个人总行了吧?毕竟咱们价格便宜,每支枪的成本只要三两银子,同样的价钱在洋行里也就能买几十发子弹吧。
“不知大人想要卖多少钱呢?”一边把玩着这支精美的手枪,周平一边问道,你还别说,但就这做工而言,还真的是没说的,自己都想弄一支了,毕竟大人给自己配备的俄造手枪实在是有些难看。
“咱们批发十三两纹银,零售二十两纹银如何?”武太行也没有多少底气这东西能卖多钱,便随便定了一个价格。
“应该没有问题,现在进口手枪的价格最便宜的也都在五十两白银上下,一般人还真未必就舍得买,咱们这东西做工精巧,用料十足,只是卖二十两,那些富裕的百姓相信会很感兴趣的,弄一支防身还是很不错的。”
“一旦神器旁落,这天下便免不了一场大乱,若是能让百姓们手中多点自卫的能力也是不错的,只可惜啊,本官无法阻止这场大乱的发生。”每每想到孙文党徒的所谓革命造成了中国几十年的内战,数千万百姓死亡,武太行的心都感到针扎一样的疼痛。
“大人不必过于感伤,这局势未必就会糜烂若斯,朝廷不是还有那五那老大人坐镇吗?说不定能够力挽狂澜也不一定呢?”
“偌大的一个大清江山,居然要靠着一个古稀老人来力挽狂澜,周先生觉得这样的江山社稷还有救吗?我那个岳父其实就是绕不开这个弯儿,若不是本官来到了这广元的话,说不定他老人家也就在这儿待一辈子了,是本官将他心中那最后的一丝豪气给激发了出来,害得他老人家这把年纪了还要去做什么步军统领衙门统领,这哪里是升官啊,分明就是将他架在火上烤啊!”武太行的记忆里清末旗人里肯定是没有那五这么一号忠臣的,既然没有,那就只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到来改变了历史的轨迹,亦或是这个时空的历史发展和自己记忆中还是有所差别的,不过现在看来应该是前者的因素多一些,你不得不承认蝴蝶效应的威力是巨大的。
“大人,这种手枪咱们一个月能够造多少支?”见武太行有些情绪失落,周平便将话头又引回了手枪上边。
“每天一百支,一个月三千支的样子,如果卖的好的话,产量还可能翻番。”
“这么多?”周平多少有些吃惊,一个月几千支,莫不是修械所的五百来人全部都在搞这个?不对啊,手榴弹,炮弹,复装子弹的工作貌似也没停啊,可怎么能不声不响的大量生产出火枪呢?
“锻炼一下工匠的技术,等将来咱们有了现代化的设备之后,每天产出来的就是一百支,一千支的钢枪,到时候这个国家将没有人能够挡得住咱们的滚滚铁流!”战争打的是什么?战争打的是钢铁和经济,只要这两样自己具备了,那么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也就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了,相反的,若是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即便是能够取得战争的一时胜利,也是无法永远的将这种势头保持下去的,因为你所取得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而已,自己是穿越者,自己带来了标准化工艺和流水线作业两样新的东西,依靠这些,可以使生产的效率和速度都极大的提高,就好像这种燧发手枪,以前的话一个工匠几天的时间都未必能够搞得出来,现在呢?平均下来一个工匠一天就能够造出一支来,这是以前所有的工匠都无法想象的。
“若是让江南厂的那些家伙知道大人的一个小小的修械所便能日产一百支洋枪的话,他们一个个的非得去找块豆腐撞死。”周平打趣道。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亲兵小跑着走到了武太行的身边:“大人,南江那边的金矿守军抓住了几个很奇怪的人,已经送过来了,您是不是去看看?”
“噢?”
——
第四十四章军火外售伊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