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没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八章没钱
校场观兵之后,武太行一回来便将李道河给请到了后衙,一开始对方还以为县令大人一定是觉得自己辛苦想要帮着自己分担一部分公务了,可是没想到的是县令大人却提出了一个他从来就没有考虑过的想法——扩充巡防营。
县太爷疯了,这是李道河的第一想法,别的县令到任了之后一个个的都变着方的捞钱,巴不得手底下的巡防营能够少点人,这样好多吃一点空饷,可是眼前的这位县太爷倒好,上任以后一不加税、二不派捐、三不抽厘金,第一件要办的事情居然就是花钱的,他现在觉得自己是越来越看不懂自己眼前的这位县太爷了。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李道河拿过一个大号的檀木算盘在武太行的面前噼里啪啦的打了足足有一个时辰,然后又反复的核对了三遍之后终于以一种严肃中又多少带着一些解脱的语气告诉他一个答案——没钱。
“没钱?怎么可能!衙门里不是还有几万两的银子吗?”武太行当时就炸毛了,他养着手下的五十家丁也有两个月了,每月二两的月钱,加上好吃好喝供着,还有一切其他的消耗,一个月充其量也就两百两银子就够了,他打算在巡防营下边扩编一哨人马,最初按照一百人的规模来组织,寻思着就算是花费多点,有五百两银子也就足够了,这样下来一年也就六千两银子,以广元的财政状况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必究还有两年多就要爆发“辛亥革命”了,到时候大旗一竖全县的税收就全归他自己来支配了,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得到的却是这样的一个结论。
“大人容禀,现在银库里确实还有白银两万一千三百八十四两,银元一万两千三百二十四块,砂金一千两三百两(广元本地出产砂金),钱两百二十万余,可是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拖欠官吏的薪俸动不得,另外还有必须在年底解往成都的税款,还要留下衙门正常开支的经费,这样下来,即便是算上接下来几个月的税收也只能结余不足两千两白银,根本不够扩充巡防营之用。”李道河苦着脸解释道。
“李大人,你再算算,那些已经调往外地,短时间无法来支付欠俸的官吏的俸禄加在一起有多少?”武太行这下没有脾气了,李道河说的没错,有钱是有钱,可是却不是什么钱都能用的,自己真能用的钱说起来真是有限,难不成真的要让自己来掏钱养兵?要真是这样的话自己还脱裤子放屁的将家丁们挂在巡防营的下边做什么啊?
“启禀大人,一共是五千八百二十四两,不过这些钱却是赖不掉的,毕竟有本事调到别处的人都多少有点背景关系,为了点薪俸得罪人实属不智啊。”见武太行居然打起了这钱的主意,李道河忍不住的提醒了一句。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不成我堂堂一个七品正堂居然会被几千两银子给憋死?”武太行心里边这个气啊!
“大人,恕下官直言,大人您似乎并不知道要怎样捞钱啊。”李道河摇了摇头,一直以为这位新来的县令真正是那种清正如水的主儿,没曾想居然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人家根本就是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弄钱,真不知道这位是怎么当上的这个官儿。
“对啊,都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老子好歹也是个县令,多了不行,按理说一万两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啊,李县丞,你说说看,到底要怎么做?”武太行被李道河这么一提醒整个人当时就是豁然开朗,弄到了最后居然是自己不开窍啊,中国听说过穷人,可是却没有听说出过几个穷官,毕竟就算是再贫瘠的土地,只要是有人,就是有油水儿的。
“这,无非就是加税、派捐、抽厘金三条途径,加税不太现实,广元经历了羌人暴动没有几年,才刚刚的缓过气来,现在加税无异于杀鸡取卵,不智,再者前任县令已经将这税款收到了光绪三十八年,您也收不到税。”
“等等!怎么回事儿啊,怎么会出来个光绪三十八年,先帝在位不过三十四年,什么时候居然又多了一年?”武太行当时便打断了对方的话头。
“大人,其实这很正常,在咱们四川的有些地方这税都收到了光绪五十年了,这才哪到哪儿啊,就这还多亏了您前任的前任是个清官,而您的前任在位不到一年就被革职了,不然的话,估计也要到光绪五十年。”李道河十分恭敬的给武太行讲解着这其中的道道,可是心里边却十分不屑,年轻人就是年轻人,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没文化,真可怕!”
“乖乖,他们还真有创意,这都行,算了,加税这事儿就算了,什么时候能收了咱们再说,老百姓不富裕,咱们不能太过分,还是说说派捐吧!”武太行摇了摇头,以前看书说刘文辉当年收税都收到了二十世纪末,他还觉得有些匪夷所思,感情这东西在四川这片的地面上是有传统的啊,搞不好刘文辉的前任都把税收到文革了,所以老兄只能往后来,之后吃了瓜落。
“大人爱惜民力,下官在这里代全县十数万百姓谢过大人!”说话间李道河便规规矩矩的跪在武太行的面前磕了一个头,他这可绝对是发自内心的,一点假都不掺的,他本以为大人即便是不多加税,最起码的也是要规规矩矩的将任期之内的税收到的,毕竟每年上缴的税款多少直接关系到了一个官员的升迁,朝廷战后的三年免税之期已经到了,大人是肯定会收税的,可是没曾想这位平时看来多多少少有些不着调的县太爷居然不打算收税。
“别,别,李大人,你这是做什么啊,你这样本官可当不起,让嫂夫人知道了还以为是我欺负您呢?”经过这两个月,武太行也渐渐的和李道河混熟了,有时候要是不愿意和家丁们一起吃大锅饭他都会找个借口到李道河那里蹭饭吃,有时候甚至还带上更加脸皮厚的丁有财,正所谓吃人的嘴短,为了自己的肚子考虑他也不愿意得罪李道河,更何况通过这段时间他的从旁观察,李道河绝对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干吏和清官。
“当得,当得,大人绝对当得!”年近中年的李道河这时候居然感动的哭了。
“李大人,李大哥,你可别这样,咱们还是回正题吧,研究研究怎么派捐吧?”看的武太行都有点傻了,不就是不肯多收税嘛?至于这样吗?
“派捐的名目很多,大人随便想一个就成了,关键的问题是向谁派,派多少的问题,广元百姓穷困,向他们派捐油水不大,所以这派捐的主要目标还是县内的大户,可是问题是这些大户又都多多少少的和官场有着牵连,所以不能多派,所以按照以往的经验呢,一般都是每亩水田一百文,旱地五十文,店铺按照大小一到十两不等的派捐,这样一年下来也能得银五千两,不过这五千两却不是大人能够用来扩军的,因为大人要为明年解交税款和备灾留有一定的余地,所以这捐可以派,但是却不能用,要想筹钱扩充巡防营的话,最终还是要落到这厘金上来。”
&
第八章没钱[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