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修械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工人都集中在沿海的外资工厂和官办工厂,你上哪里去找合格的工人来开机械?再说了,这么一条生产线往那里一摆,你的目的还能够掩饰的了吗?

    还有就是生产步枪可不是只有一条生产生就能完成的,你要配发电厂吧?你要有水厂吧?你还要有动力锅炉房吧?这些附属设施又要多少钱,又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够建起来,就算是清朝所有官员都瞎了,任你胡来,估计没有个三年时间你也别想在内地搞出这样规模的兵工厂,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军火工业是什么,是一个工业系统,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又需要多少设备、多少工人、多少金钱的投入?这都不是一个小县令能够玩得起的,那位说了,我们可以拿钱和洋人买啊,咱们有钱,怕他们不卖啊。可要是那样的话,你搞军事工业的目的又在哪里呢?说不定你直接买成品还能便宜一些。

    万丈高楼平地起,搞军事工业既不能不自量力的大跃进,也不能谨小慎微的裹足不前,所以武太行想到了另外的一种途径——土法上马!当年咱们八路军的军工厂不就是半土半洋的兵工厂吗?不还是在火药和炮弹产量上最终超越了国民党政府军吗?所以说,很多时候土办法也是办法。

    武太行搞的第一项军工项目就是复装子弹,别看复装子弹看似很简单,可是真的要是做起来的话就知道有多困难了,首先,发射药,各国普遍采用的无烟火药发射药现在在中国只有江南厂能够大规模生产,根本就搞不到,而外国人的洋行也不可能会供应这种货品给来路不明的人。其次,底火,早期的击发药是用雷汞、氯酸钾和硫化二锑混合而成的,后来被四氮烯、叠氮化铅、氯酸钾、三硫化二锑和硝酸钡等无汞击发药取代,可是这些化学药品都不是武太行随随便便就能够得到的,而且其中一些很不稳定,量大的情况下运输也很成问题。最后,弹头,复合式被甲弹头显然不是很现实,而单一金属弹头又涉及到金属的延展性等诸多方面,如果处理不当的话,会对枪管寿命造成极大的影响。

    不过,最终还是让武太行给搞出来了一批最简单的复装子弹,发射药使用的是颗粒状的黑火药,那五手下的老军中就有人专门制作这个,不然的话,他的巡防营右哨也没有那么多的颗粒火药使用;底火则使用红药来代替,对于红药的配方,从小调皮喜欢陪着父亲去炸鱼的他还真的记得不少,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选择了最简单也是最安全的一种配方,即:优质雄黄粉40g,硝酸钾60g。仔细粉碎,研细,然后小心的混合均匀就可以了,虽然红药燃烧产物中含有氧化砷等有毒物质,烟气是有毒的,而且这东西感度高,燃烧转爆轰速度快,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至于弹头就是最偷懒的一种办法,使用铅铸弹头,虽然威力不佳,精准度有限,可是在一百五十米的范围作为打靶用子弹来看还是合适的。

    如果不是有了自己复装子弹的能力的话,武太行也不敢让士兵放开了手脚进行实弹射击不是,一个士兵打出一两百发的子弹,简直不敢想象,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中国士兵很可能从当兵到阵亡都没有打过这么多的子弹,训练的时候打这么多的子弹简直就是糟蹋东西,一百发子弹就是十两银子,一个壮丁还不值十两银子呢!

    周平第一次从汉口回来以后,武太行看到船上的那门小口径加农炮很高兴,可是却远没有他见到船舱里作为赠品的两百发过期炮弹来的兴奋,这是什么,全部都是优质的无烟火药和高爆炸药啊,甚至还有现阶段很难搞到的雷汞,这可都是武器生产的绝佳原料,他不禁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还找什么原料啊,自己以前就是看仓库的,部队每年销毁的弹药有多少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俄罗斯远东舰队虽然今时不同往日,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随便露出一点也就够自己吃饱的了。

    所以后两次周平去汉口根本就没有找巴德诺夫,而是直接从俄国军需官的手里边购买了累计数十吨的发射药包、即将过期的炮弹还有军舰上的优质钢板,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原材料,为此,周平还特地在汉口俄租界的江边上买下了一栋小楼,开了一座颇具俄罗斯风情的小酒馆,明地里专门做水兵们的生意,实际上则是不断的收购各种军用物资。

    有了原料,复装子弹的质量也就再不断的得到提升,到最近,巡防营训练用的子弹已经基本上全部换成了无烟火药装填的子弹,效果很好,也很养枪械,起码在训练这一块基本上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工匠们还甚至生产出了一批铅芯被铜的达姆弹,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

    武太行自顾自的来到了呀,衙门的后花园,也就是巡防营修械所的所在地,此时的整个后院已经没有了当初小操场的模样,偌大的场地中堆满了优质的煤炭和各种铁料,而在相对较空一些的那一边则矗立着包括两座小高炉在内的十几座炉子,炼钢的,炼铜,炼铅的是一应俱全,不过这其中最出彩的还要数那两座小高炉了。

    要说这两座小高炉可是武太行的得意之作,记得小时候家里灯具厂有段时间原材料紧张,父亲便索性带领工人照着大炼钢铁时的模子起了一座小高炉,然后用自己收来的废铁炼钢,以供应生产,后来懂事后他就一直奇怪,为什么书上说这种小高炉练不出真正的钢材来,而自己的父亲却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为此他还专门在大学的时候做过一篇论文,原来这种小高炉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最初设计的时候也是绝对能够炼出钢材来的,只不过在操作的过程中省掉了许多的环节罢了,主要其实也就几点,第一,就是增加炉膛内的氧气含量,必须有专门的鼓风机。第二,对鼓风机的进风进行加热,防止冷风降低炉温。第三,使用优质煤炭或者是焦炭进行冶炼,以提高炉温。第四,注意保温,适当的增加炉壁厚度,提高环境温度。只要解决了这几点,小高炉就能够使用土法炼制出基本合格的钢材来。

    起初的时候武太行弄的这两座炉子也练不出合格的钢材来,原因就是人力风箱的效率太低了,无法满足高炉的需要,后来还是周平从俄国人那里搞到了一部小型的动力锅炉才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的这两座炉子就是在使用这座动力锅炉为动力进行注风,虽然这部锅炉的动力并不是很强,可是同时给两座炉子供风还是可以做到了。

    于是,终于在半月之前,武太行得到了第一块质量相对上乘的钢坯,他对比了几种钢材,发现这种钢坯的性能很接近于汉厂生产的轨道钢,如果能够解决表面处理工艺的话,完全可以用来生产枪械甚至是火炮,不过一想想那极度复杂的表面处理工艺,他的热度就消退了大半。

    不过,武太行可不会仅仅满足于能够复装子弹这一点上,那等于不严格要求自己,他现在想做的就是搞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武器,也就是步兵作战的大杀器——手榴弹。

    ——

第十七章修械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