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革命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新扎县令[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当下李道河便取来了拖欠俸禄的明细以及银库的账目,一看之下,武太行不免有些窃喜,不算铜钱,便有白银三万余两,银元一万余块,另有砂金一千两(广元本地出产砂金),乖乖之前从那位骗子哥哥身上搜罗到了差不多两万两的银票和白银就觉得自己算是这个时代的富豪了,可是现在看来,自己的眼界还是小了一点,要是自己晚几天给这些家伙发俸禄的话,岂不是可以把这些东西全部卷走?拿着几万两银子到上海的租界里做富家翁也是不错的选择嘛!

    等等!武太行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前他就搞不明白那位骗子哥哥为什么要花一万两银子买这么一个穷县的县令当,难不成真的是想造福地方?现在看来这家伙绝对没有这么好心,十有八九就是盯上了这小县城的银库啊,乖乖戈隆地洞的,搞到这些银子,再刮一遍地皮,绝对少不了,到时候带着钱一走,再想找他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想到这一层,说实话,武太行也有一些动心了,几万两的银子,按照这个时代的购买力来讲,少说也是几百万,憋在这山沟沟里,又哪里比得上大上海的繁华,到时候只要有钱,自己也可以到美国去定居嘛,自己的英语还不错,还会开飞机,到美国去肯定饿不死——“我要去勾引费雯丽!我要去调教秀兰邓波尔!我要,我要,我要!”

    可是武太行旋即又清醒了过来,这几天他一直在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被送到这么一个和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1909年非常相似的时空来?上天安排自己离奇般的来到这里,又阴差阳错的坐上了广元县令的位置,难道就只是为了让自己中饱私囊,难道就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尽情的挥霍?肯定不是!既然有机会来到这样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如果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属于自己的墨色就有些太对不起自己了,不走!老子也爷们儿一回,就不走了,我还就不信了,老子堂堂二十一世纪的大好男儿,解放军军官,在这一百年前还混不出个名堂来,简直就是笑话!

    “大人,大人——”就在武太行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时,耳旁想起了李道河的声音。

    “噢,李大人,什么事情?”

    “大人,算好了,请您批一下。”

    武太行拿过来就用自来水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虽然不会写毛笔字,可是他却对自己的这一手硬笔书法很是自信,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一旁的李县丞却对此推崇的很,要知道此时自来水笔刚才英国兴起不久,即便是欧洲都属于是新鲜事物,更不要说在这相对闭塞的川北广元了,何况他还能用这样一支笔写出这么漂亮的字,那就更让人刮目相看了。

    “谢大人,真没想到大人还是这么新派的人物啊。”李道河接过武太行的批条,一边端详着上边的签名,一边赞叹道。

    “雕虫小技,不足挂差,不过李大人,本官这里还有一事相求,不知道李大人是否方便?”武太行这个得意啊,能够得到这个时代读书人的称赞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须知现在的知识分子几乎都能写出一笔好字,并作出几篇锦绣文章来,那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远不是后世那些“砖家叫兽”所能够相提并论的。

    “大人请吩咐!”李道河看着这张价值几千两银子的批条,心里边儿别提多美了,听闻武太行有事相求也连忙拱手。

    “是这样的,本官本次赴任呢带了不少的行李,现在都寄存在城外的大车店,不知道李大人放不方便帮本官搬进城里来呢?”武太行的表情很亲切,心中却有一种很受伤的感觉,无他,因为他感觉自己上当了,刚才他批出去的二十一个人三年的俸禄居然高达三千两之多,这要是所有的人都跑来要求补发拖欠的俸银的话,他估计银库一天之内就只能剩下渣滓了,所以其他人的欠俸看来还需要想一个稳妥的办法,不过对于眼前的李道河,他却还真想难为难为他。

    “大人放心,卑职这就去办!”李道河听闻武太行还有行李滞留城外,连忙拔腿便走,你说这县太爷也真是的,行李那是能随随便便的就放在城外的吗?现在到处都是土匪和强盗,你也不怕东西就这么丢了。

    可是当他带着十几个衙役奔到城外唯一一座大车店的时候却傻在了那里,这哪里是什么行李啊,你说这是房子还有人相信一点,原来武太行所说的行李是几个硕大的麻布包,其中两个小的也有差不多一丈高,三丈长,而那个大的则差不多有一丈半两丈高,长度更是有四丈多长,三个包裹加在一起一万多斤都不止啊,难不成这位县太爷真的将自己的家都搬过来了?

    好在和这些行李在一起的还有整整五十个精壮的汉子,说是县太爷用每月二两银子的价钱雇来的家丁,一直就负责看守和运送这三件行李的,否则的话,就李道河这十几个人,你就是给他们三天的时间他们也未必能够将这几件硕大的行李给弄进县城里去。

    就这,也在不大的广元县引起了一阵极大的骚动,人们纷纷议论这新任县太爷的这几件东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一时间竟成了小县城了茶余饭后的一大谈资了,可是李道河却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那厚厚的麻布里边包裹的东西一定是用钢铁打造的,而且应该是西洋事物,只是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不过相比于这三件硕大的行李,他更加好奇的却是这位丝毫没有官场事故味儿的县太爷,以至于一直想要急流勇退的他不禁想要在这里多待上一两年。

    ——

    “大人,这样似乎不妥啊。”见武太行又要打板子,李道河连忙上来劝阻,这半个月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位大人虽说是捐班出身,可是绝对是一个人品不错的人,用爱民如子,嫉恶如仇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只是他似乎对于《大清律》丝毫不通,虽说在大的案件上基本不会出错,可对于这种小的纠纷却往往有些毛躁之感,作为县丞,他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到底劝过对方几次了。

    “李大人,你怎么能替这些刁民求情呢?为了几个鸡蛋就告到了县衙,要是真的丢了一只鸡的话,他们还不得告御状啊,他们这是对纳税人金钱的浪费,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是对本官时间的浪费,必须要打!”

    武太行心里现在别提多冤枉了,本以为这县太爷是一个好差事了,可是没想到这古代的县太爷居然什么都要管,民事、司法、治安、军事、财税、教育,不管什么事儿都要县太爷来管,最离谱的是前天有个江洋大盗闯进了城里,居然要他亲自带着衙役去抓人,这江洋大盗是那么好相与的吗?为此他险些丢了小命,若不是在松潘的时候卓玛帮他练就了一手好枪法的话,估计现在他已经挂掉了。由此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古代的县太爷可绝对是个累人的差事啊。

    “只是——”李道河欲言又止,虽然武太行的话有些词他感觉有些陌生,可还是能够大概的明白对方的意思,他承认大人说的有道理,可又总觉得事情不是那么对劲。

    “李大人,本官有一事不明,既然这三年来本县县令一直出缺,平日里的这些事情又是谁经手的呢?”武太行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来,一个看似简单却一直都被自己不经意的忽略掉了的问题。

    “自然是下官了。”李道河拱手道。

    “你!”武太行心里边这个气啊,就说嘛,要是什么事情都要县太爷亲力亲为,还要你们这些佐官做什么啊,原来是全部偷懒只有我一个人在干活啊,你们就把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军官当二愣子玩啊。

    “以前大人不在,下官只能勉强为之,现在既然大人来了,下官也就不能越俎代庖了,毕竟这些都是朝廷的规制。”李道河义正词严的回答,绝对称得上是滴水不漏。

    “别,千万别,李大人您可不能这么说,虽然小弟恬为县令,可是毕竟年轻,在这官场上难免有不足之处,所以您这个前辈可一定要提携小弟才是,我看这样吧,这衙门的大小事务呢从今天开始呢还是由李大人您来负责,我就不直接插手了,只要每天将这一天处理的事情给本官一份简报就可以了,您看成吗?”武太行满脸“善意”的“祈求”,那样子就好像是请求学长帮助自己作弊一个样子。

    “那大人您做什么呢?”李道河反问,其实做这些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关键是他觉得这位新来的县令大人貌似并不是那种愿意偷懒的人啊。

    “本官,本官要仔细的研究本县县志,以求更好的治理地方,造福百姓,一会儿你就差人就把咸丰年间到现在的县志全部送到本官书房去。”说完也不待李道河反应过来,武太行便一溜烟儿的向后衙跑去。

    “研究县志?大人——”李道河还想说点什么,可是抬头一看,哪里还有武太行的影子,无奈只得笑了笑便让衙役将在外边挨了板子的两位提进来,他要坐堂判案。

    ——

第三章新扎县令[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